5.仁美一家
德清的两间小屋砌在仁海楼房的西边,和书春以前的草屋差不多高大。他轻轻地向书春解释:现在农村里全都这样,老一辈做牛做马从牙齿缝里抠出钞票给小辈砌好楼房,自己却住在三棚屋里,像我砌在正埭西边算是好的,大多缩在阴山背后。
书春听得一阵发酸,如今不光是农村老人,城里老人何尝不也心甘情愿地为子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往屋里环顾了一圈,除了一灶一桌一只碗橱两张长凳几件手使农具外,空空荡荡再无他物!
聊了一阵书春逐渐把话题引向德清的女儿仁美身上,仁美是他这辈子第一个动情的姑娘,尽管没有吐露过只言片语,可是两人都心知肚明。几十年来仁美一直在书春心里叫他努力催他上进,自己也一直由衷祝福她婚姻美满子女出息。
书春尽量显得随意地问:“仁山仁海都造了楼房,仁美也造好了吧?”没想这话把德清问得泪如雨下,仁山媳妇小梅连忙凑近书春耳朵轻轻告诉:“忘了关照书春阿哥,千万不要提起小美。”“为什么呀?”书春的神经顿时绷得一触即断,仁美一定遭了大难!“这……”小梅举目询问公公,德清用树皮般的手背抹着眼泪呜咽着说:“书春……不是……外人。”
小梅便十分凄楚地诉说起来:“小美嫁了个木匠生了一对龙凤胎男女,开头几年日子还算过得宽舒,后来结婚都去家具店买漂亮便宜的机器货了,连造房子的门窗也都用铝合金的了,木匠生意越来越少,小美的日子就越过越难。”
小梅看德清杯里的茶水浅了,起身添上了接着告诉:“偏偏两个子女都聪明识字,小美又一直拿你书春阿哥当作榜样教育他们,所以成绩越考越好,跳级进了重点初中。为了供两个子女念书,小美借了一屁股的债,偏偏男人又生了尿毒症,每礼拜要到县医院做两趟血透,小美的日子就难上加难,成了卖血专业户。”小梅说得伤心起来,眼睛里淌出了清亮的泪水,“19年前姐弟俩给小美争气,都考上了市里重点高中,大家都为小美高兴,姐弟俩却躲在房里为学费伤心。他们晓得家里无论如何交不起学费,连一个人的也拿不出来,只有牺牲一个出去打工,供另一个去念好高中。小美晓得后大发脾气,说好不容易把你们培养到重点高中,怎么可以前功尽弃?我就是卖掉房子也要供你们读好高中考上大学!”
小梅擦着热泪继续诉说:“两个孩子晓得娘的脾气,认准了道理拖拉机也拉不回来,于是想尽办法去借钞票。可是书春你也晓得,人家看你还得出来才肯出手借给你救急,小美的家境谁肯把钞票借出来呢?两人忙到临近开学五百块也没有凑满,全都关在屋里不出门了。”小梅伤心得哽咽起来:“姐弟俩……声息全无……躺了两天,姐姐义兰竟……竟……”
德清不禁嚎啕起来,书春从长凳上弹起来问:“义兰怎么啦?”“她……她留下……遗书……跳……跳河了!”“救活了吗?!”“没人……看见……怎么救呀?连尸体……也是……两天后……找到的。”德清哭得噎作一团。
小梅却稳稳情绪抹着泪水接着诉:“义兰在遗书里说,为了弟弟她只能对不起娘了,娘千辛万苦把她培养大,她却只能用成全弟弟报答娘了。娘千万不要为她气坏身体,弟弟比她更加优秀,不会辜负她和娘的,弟弟一定要替她尽孝。”
小梅又伤心得说不出话来,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抹着热泪呜咽着说:“老师同学……全都来了,全都哭得……讲不出话来,班主任对小美说,为什么不向学校求助?搞次募捐就能救个……好学生啊!”“弟弟……现在……怎么样啊?”书春也痛心得呜咽起来。“义高拼命念书,一直拿助学金念到了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留在了那里。”
小梅取出一包餐巾纸先给德清递上一块,然后自己抽了一张擦着泪水告诉:“义高一直要小美到美国享福,小美就是不肯,说服侍土地一辈子了,闲在外国肯定要闲出毛病来的。”“小美男人呢?”“早就死了,现在小美老得背也驼了耳也聋了走在你面前不敢认了,医生说主要是卖血造成的。”书春听得泪如雨下,泪雨滂沱中颤颤地浮现出了仁美的模样: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五官端正胸脯饱满,两只眼睛清澈见底,眉眼间总是挂着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