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钟点工回乡以后
钱绍昌
  钱绍昌

  我家的钟点工春节假期后从老家回到上海。她跟我谈起,每年回一趟农村,差不多把一年辛辛苦苦积下来的钱全都花光了。她和丈夫两人20年前从农村一起来到上海打工。丈夫是建筑工人,她则做钟点工,在我家已干了十多年,很熟悉了,所以跟我们无话不谈。这一次,她向我们倾诉了她家的苦衷。我听了以后,感慨良多。

  他俩来沪后在城乡结合部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小房间住了下来,每月房租500元。没有卫生设备,解手得走一段路去公共厕所,很不方便。房间冬天漏风,夏天则热得像个蒸笼。近年来建筑比较清淡,丈夫的活断断续续,收入不多,她就成了全家主要劳动力。她每天要打5家工,上下午各两家,再加晚上一家。每天从早忙到晚,够辛苦的。

  他们夫妻有两个女儿在老家念书。这样,孩子的学费以及全家4口的生活费,开销已经是相当之大。再加上每年一度的回农村探亲,使他们感到不胜负担。本来回家探亲应该是一件欢乐的事,可他们却欢乐不起来,因为花费实在太大了。

  自从今年年初党中央作出了厉行节俭的新规定后,全国各大城市立即雷厉风行,奢侈浪费、挥霍无度之风得到极大的收敛。茅台酒、五粮液身价大跌,餐饮业收入锐减,连爆竹烟花店的生意也清淡多了。可是这对小城市的影响却比较小,农村则基本上依然照旧。他们这次回乡,首先得给孩子们发“红包”,每包数百元。接着天天摆酒水请亲友们吃喝,每天至少一桌。“小孩们还逼着我们买鞭炮烟花放。这一买就是一千多块钱,还是专门到批发店里买的,否则得两千块。发红包、请客、买鞭炮,全是用我们的血汗钱呀,心里多么肉疼呀。”她说。“你就不该这么派头大的,我们如今城里过年都是很简单的。”“不能简单的。不是我们派头大。乡下的规矩很重,全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不这样做会被人家看不起,亲友们会骂死你的。”听了她的话,我不禁又同情又痛心。中央正在大力扶植农村,实行改革,可是仅仅就“过年”里面的陋习改起来就困难重重。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就像大山一样压在农民头上,要想推翻它确实不易呀。

  十日谈

  生活小记

  如何对付不识趣的邻居?请读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健康/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专版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 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4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 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老上海的书业
精神不能缺“钙”
话说老字号
西瓜与尿床
书法
钟点工回乡以后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钟点工回乡以后 2013-07-18 2 2013年07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