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初,微信平台频繁转发复旦大学优秀青年女教师于娟去世前撰写的《为啥是我得癌症?》的博客。年仅32岁的海归女博士因乳腺癌晚期于2011年4月辞世。她在文中反思了她之所以得病的一系列不良习惯,其中之一即是晚睡和熬夜的问题。结合临床看诊的体会,我也有众多感悟。
21世纪,“失眠”成了内科疾病的一大病症,它既独立成病也是其他病的伴随症状和主要病因或诱发因素。据我观察,长期睡眠障碍可以不同程度地导致或加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淋巴结炎、胃炎、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肝炎、咽喉炎、月经失调、先兆流产、不孕不育、痤疮、偏头痛甚至于脑血管意外等各大系统疾病,尤其在处于年龄层过渡阶段和有家族性遗传史的人群中体现。
一些失眠患者否认之前有高血压病,但就诊时一量血压很高,短期睡眠障碍表现为上压(收缩压)高的较多,长期睡眠障碍表现为下压(舒张压)高的较多,服用中药汤剂七至十四帖,睡眠问题有所改善后血压就恢复正常范围了。临床发现这一病症的发病年龄范围越来越广,年轻患者开始居多,他们的发病特点为:刚开始到22点左右会想睡,手头事情一忙过了那个点又有精神了,久而久之不到子夜无法入睡。而且越是晚睡,睡眠越浅也容易早醒。然后轻者只是出现亚健康表现:脱发白发、毛发油腻、频发痤疮、耳鸣头痛,重者肝肾囊肿或慢性炎症。
失眠,中医常称为“不寐”,《内经》有“夜不瞑”、“目不瞑”等名称。古籍中还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虚劳虚烦不得眠”、“烦热盗汗”、“胆虚梦魇”、“思虑劳倦”等记载。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1)不能入睡或入睡慢,甚至彻夜不眠。大都由于生活紧张、忧虑、焦急和恐惧等所引起。年龄层过渡的中老年人多见。现代年轻人长期熬夜后也常出现这类表现。多因中气不足、痰浊内阻、水气凌心所致。(2)睡睡醒醒,常有恶梦和梦魇发生。中青年人有消化不良者较易产生。多因心脾两虚、阴血亏损所致、心胆气虚所致。(3)入睡无碍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即不能再行入睡,是高年龄的必然现象,常在血管硬化症和高血压症中遇到,精神忧郁症常有此类失眠发生。失眠者常伴有头痛、头重、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手颤、疲倦乏力、肢体沉重等自诉。有的短暂性失眠是由于身体疼痛或环境干扰造成的。
我临床诊治失眠多年,治疗已经涉及学龄前儿童患者,幼儿长期晚睡容易引发肺炎、扁桃腺炎和鼻炎、肠胃炎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
当出现轻度短暂睡眠障碍时,我建议可尝试我根据临床诊断体会推荐的十余则安神自疗简易方:
1.安睡茶2.竹叶宁心茶3.米仁红枣粥4.秫米茶5.芹菜根茶6.丹参酒7.莲心茶8.蒸百合9.首乌粥10.合十茶11.猴头菇粥12.黄花酿13.灵芝茶。(作者为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