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对身体有着补养和治疗的双重意义,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冬季进补并非人人皆宜。对于那些健康、身强体壮的正常人就没有必要进行冬补,只需注意饮食调养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即可。而对于那些大病初愈、劳累过度、年老体虚,特别是肾气虚弱者,通过冬季进补,则可以尽早恢复健康。但具体应该怎样补,需要补什么,每个人身体的情况不同,进补时应区别对待。
说起补肾,首先要了解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肾阴虚是肾脏阴液不足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形体虚弱、腰膝酸疼、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脱发或头发早白、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等;男子性欲差、早泄、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性冷淡或见崩漏。肾阳虚是肾脏温煦功能减弱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面色淡白、腰脊酸软、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听力减退、小便频数、尿后余沥、滑精早泄、阳痿遗精、动则气喘、颜面下肢浮肿、舌淡白、脉沉弱等。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在于,如果把肾阴虚看着是物质上的缺乏,那么肾阳虚就是功能上的匮乏。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肾阴虚一般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生的比较多,肾阳虚一般中老年人多发。当然肾阳虚和肾阴虚有时不能截然分开,中医有“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之说,就是肾阴虚时间长了会有肾阳虚的症状,肾阳虚时间长了也会有肾阴虚的症状。临床上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常用中药有龟板、黄精、百合、山萸肉、鳖甲、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等。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有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等,常用中药有鹿茸、杜仲、海狗肾、巴戟天、淫羊藿、蛤蚧、核桃肉、冬虫夏草、紫河车、蛇床子、菟丝子等。食疗方面,滋补肾阴食物有白木耳、枸杞、百合、水鸭、海参、甲鱼、乌龟、鱼鳔、鱼翅、白绒鸡等。温肾助阳食物有羊肉、狗肉、荔枝干、桂圆干、核桃肉、龙虾、对虾、狗肉、麻雀肉、海狗肾及牛鞭等。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1.无论选择药补还是食补,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适应症选择补方,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补。2.中药要到正规医院或药店购买。3.食疗方应经常食用,但也不宜每顿均吃。4.并非只有成年男性会肾虚,小孩、女性也同样可能肾虚。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肾虚患者尤其如此,但无论何种进补法,均切忌盲目跟风,应辨证施补。5.凡有感冒发热、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病症,都应暂停服用任何滋补品,待病愈后再进补。进补时忌过食生冷食品,以免妨碍对补药、补品的吸收。服用人参进补时,忌食萝卜,以免影响人参的进补作用。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王云满为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