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没有立刻就向妻子亮底牌
在婚姻问题上,聪明女人找的是心,短视女人找的是钱,虚荣女人找的是权。黄胜认定蔡振华正是她要找的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那时没有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话,越剧团宿舍只是走廊里有一部公用电话。黄胜一去接蔡振华的电话就没完没了,惹得剧团其他想打电话的人频频开门探头看,见她还在那儿站着聊,有人忌妒地小声议论:“黄胜是不是晕过去了,一打两三个小时!”
在两人感情不断升温时,一个难题摆到了黄胜面前:红旗越剧团解散了,所有人都必须自谋出路。因为北方没有别的越剧团,摆在黄胜面前的是两条出路:一是和那些业务条件好的姐妹一样,回到江浙一带加盟别的越剧团,继续在舞台灯光下,演绎那柔声百转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喜剧,成为越剧迷的心中偶像,但这样就要放弃蔡振华,因为他的事业不可能离开北京;另一个选择是留在北京和心爱的人在一起,那样的话就只能中止自己的演艺生涯。这可真是痛苦而又艰难的抉择!最后黄胜选择了放弃事业,留在心爱的人身边。
消息一传出,越剧团内哗然。有不少领导、同事都劝黄胜慎重:为了一个连北京户口都没有的运动员放弃事业得冒多大的风险啊!但黄胜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北京。她改行去了冶金所资料室工作。这种割舍是伤筋动骨的,有一段时间她不看戏,不看电影,不见演艺界的朋友……黄胜的痴情令蔡振华深受感动,他暗暗发誓要一辈子爱黄胜,两人要白头偕老,要幸福一生。
1985年6月15日,蔡振华与黄胜在家乡太湖畔举行了婚礼。婚后不久,蔡振华被公派到意大利任国家队教练。半年后黄胜也来到罗马。
转眼三年多过去了。三年里,蔡氏夫妇逐渐适应并习惯了国外的新生活。蔡振华凭他那种高度的责任心和顽强的意志,猛攻意大利语,从一个单词不会说到能自如地用意大利语指导队员训练和进行社会交往。由于意大利乒乓球队是俱乐部性质,蔡振华除了部分时间在罗马指导队员训练外,也常到其他地方指导队员。意大利队在他的带领下,成绩获得大幅度提升,由名不见经传成为欧洲第七名的强队。蔡振华因此也声名鹊起。合同将到期时,不少国家都希望蔡振华能到他们国家教球或打球,每年薪酬能达到3万美元(尚不包括出场费和奖金)。这个数目,有人算过,相当于中国教练当时三十年薪水的总和。
此外,俱乐部还提供公寓居住。在罗马蔡氏夫妇的公寓是80多平方米,经黄胜用心布置,不仅舒适而且还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连许多意大利朋友都赞不绝口。
更令黄胜满足的是,到了意大利后蔡振华工作游刃有余,成了时间的富翁,不仅每周日能按时休息,而且平时也不用加班加点,因而夫妻俩可以一起浏览名胜、拍照、去商场购物,在铺着大理石的30平方米的客厅里欣赏意大利歌剧,看彩色电视转播的体育比赛……黄胜周末有时给丈夫做一顿家乡饭,犒劳一下,丈夫就倚着厨房门框和她聊天。二十年后,谈到这段生活,黄胜都掩饰不住自己的幸福感:“在意大利的那三年,是我们夫妻俩度过的最惬意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谁乐意放弃?谁愿意去改变?人们去辛苦、去打拼、去赚钱,最终还不是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关于回国当教练的事情,蔡振华没有立刻就向妻子亮底牌,他不想让妻子不愉快。她怀孕已经七个月了,不应当受到刺激。心情不愉快或者情绪激动都不利于胎儿的健康。他们结婚近四年,从没有吵过架。他不想因这件事给夫妻俩和谐的感情带来不悦。
蔡振华采取抽丝剥茧的方式逐步向妻子渗透他的想法。他柔声细语地向妻子讲许绍发在回国时曾同他讨论去留的利弊:留在海外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个人收入肯定比在国内高,但是幸福指数是否比国内高呢?你在海外打球、教球实质上都是外国人用钱来购买你的技术,而在国内工作,是代表国家,特别是站在领奖台上,那时的自豪感是多少金钱都难以买到的……中国人最懂辩证法,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就看你要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