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10元买进某股票1000股,获利后抛出,再换股买入8元股票1200股;获利后再抛出,买入6元股票2000股——学着“股指期货”不断往下做。如此日积月累,持续不断地自我“股本扩张”,股子股孙便越扩越多,你岂不就在变相地给自己“高送转”了吗?
笔者入市十余年来,从当初持有不足三万股,到眼下持有三十余万股,便是不断地自我“高送转”(其间当然也包括上市公司的慷慨解囊)的结果。眼下沪市A股虽跌到两千点上下,而我持有市值却高于六千点时30%。聊补一点的是:此区区战果是在一直“满仓”,且从不“止损”的情况下取得的。无意于炫耀,只想指出:股评中那些拘泥于“仓位”、“止损”之说,大抵属迂腐之论,书生之见。
其实,股市中有许多似是而非的陈词滥调,是很不足取,亦不可信的。比如:“赚指数不赚钱”。试想:你同样持有十万市值,在六千点时和两千点时,其价值可以同日而语么?股指跌去四千点,你“市值”却没减少——“吃亏就是便宜”,不输就是赢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你既赚了“四千点”指数,也等于赚了钱,不是么?当然,股指翻跟斗,你的市值却原地踏步,则是你选股不当,操作失误所致了——你既没赚“指数”(指数涨不涨与你无关),也没赚钱。方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