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被称为“开普勒-186f”的岩石行星距地球约500光年,位于天鹅座“开普勒-186”红矮星5颗行星中的最外层,距离该恒星5240万公里,理论上位于该星系的宜居带之内。地球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公里,但是太阳比“开普勒-186”恒星更大更亮,因此太阳系的宜居带区域要比这颗新行星所在的区域更远。
“开普勒-186f”大小是地球的1.1倍,开普勒项目科学家巴克莱说:“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一颗处在类似太阳系中并且和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处于一个冷星系中,就算不能称为地球的‘双胞胎’,也应该叫‘表亲’,它的特征和地球非常类似,只是父母不同而已。”
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开普勒项目报告主要作者昆塔纳说:“这是第一次在外星球的可居住区域内发现一颗和地球大小接近的行星。”之前尽管也发现过不少类地行星,但大小都和地球相差甚远。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家梅西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发现,成果不容置疑。我愿意用我的房子打赌,它就是一个珍宝。”
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3月发射升空,是世界上首个专用于搜寻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去年开普勒望远镜团队发现,银河系中大约有4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其中大约每5颗就有1颗拥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如今,开普勒望远镜已经对15万颗恒星的亮度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