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已经率先在外高桥森兰商都成功落地运作。由于该平台首次采用“前店后库”的保税商品销售模式,通过自贸区“区内仓库”和“区外店铺”的结合与联动,并建立了一套商场、仓库、海关等联网的管理模式,消费者有望在这里“淘”到更优惠更正宗的进口商品。
一站式配套业态
已在试营业
记者了解到,“森兰商都”项目是浦东新区“十二五”商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商业项目。该项目位于张杨北路与洲海路交叉路口,毗邻轨道交通6号线洲海路站,南侧靠近五洲大道,可通过翔殷路隧道连接浦西中环线,定位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包括LGM联碧德集团经营的CASA SERENA奢侈品中心、意城意大利品牌直销店、FASHION&MORE 欧洲品牌体验馆等,并有国际知名大型超市、国际影城、儿童体验馆、餐饮等一站式配套业态。目前,已在试营业阶段中。
和传统商业形态不同,“森兰·外高桥”主打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主要依循自贸区功能政策为其量身定做的“前店后库模式”及“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将最大限度实现项目与港口之间的对接。
记者走进一家商铺,只见一些进口服饰摆放在货架上。一件价格为1000多元的进口针织衫,刷卡付款后,系统内将显示两部分钱款,一部分为货款,一部分为税款。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按照标价“埋单”的价格中,已经包含了海关的税款。由于建立了一套将仓库、商场、海关等管理系统连接的系统,海关可以根据商场销售库存的即时变化,实时监控商家的销售情况,商家则定期缴纳税款,实现了有效监管。
五一将推首个
“自贸区进口商品节”
森兰外高桥商业营运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店后库”商业模式能够将自贸区国际贸易优势最大化,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有4大模式特色:
一是进口商品以保税状态进入保税展示交易平台进行展示、陈列、销售;二是海关对平台商品实施电子监管和状态管理,商检对平台商品进行预商检;三是如商品在交易平台实现销售,在消费者支付货款时,货款与税款实现即时分离,保证了国家税款及时入库;最后是如商品销售不佳或未实现销售,可灵活返回区内并转口境外,商户重新进行全球分拨,创造了平台自贸功能。
过去在保税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家以批发为主,现在的新商业模式可谓从国际贸易向商业零售的跨界,由于少了经销商的中间环节,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商品价格平均是国内专卖店的7到8折左右。目前入驻该商都的商户已有近80家,另有近50家尚未进入中国的新品牌,有望在该平台首次试水中国市场。
比如即将在“五·一”长假期间举办的“自贸区进口商品节”,消费者不仅可以用“欧洲价”这种更为亲民的价格购买到一楼CASA SERENA的奢侈品及二楼意城的意大利地区原产品牌,并用“直销价”购买到红酒、食品等各类进口消费品。此外,“五一”还将组织“意大利主题活动日”和“森兰杯”少儿才艺大赛等活动,现场体验地道的意大利美食和意大利风情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歌舞表演。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