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生鲜”开。眼瞅着天猫搀上新西兰贸易部开卖新西兰生蚝,京东也不甘示弱地拉上了澳大利亚贸委会开卖起澳大利亚牛排来。
来自中投顾问的研究报告显示,近两年生鲜电商已经遍地开花,引来天猫、京东、顺丰、苏宁等各行业大佬纷纷涉足。“对于巨头而言,更大的吸引力还来自于:目前通过网络交易的生鲜产品占其比例尚不足1%,市场潜力极为可观。”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说。
从销售模式上看,目前生鲜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天猫、京东、1号店等为代表的综合电商,第二类是以易果网、天天果园等为代表的垂直电商,第三类则是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快递系。其中,综合电商基本以开放平台为主,采取让商家自主入驻的方式,由后者自行配送;垂直电商则完全采取自主经营,赚取进销差价;快递公司则主要背靠强大的快递平台,采用供应商供货、快递公司统一销售。
大希地的进口牛排、塔斯马尼亚的革木花野蜂蜜、澳大利亚顶级酒庄奔富的干红、活的马尔伯勒太平洋的生蚝和黑金鲍……实际上,生鲜电商正迎合了“宅”的消费新需求,也符合国人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趋势,让蔬菜水果肉禽蛋等等,都能“不出国门吃到进口”。据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蒉莺春透露,京东有超过4700万的活跃用户,其中大部分用户注重生活品质和食品安全,是购买进口食品的主力人群。
不过,尽管生鲜网购是一片蓝海,但在这片海域“驾船”恐怕还不好“开”。因为一方面生鲜品类的保鲜周期短、库存成本高、物流难,另一方面多家生鲜电商争锋太烈。
2014做网上生鲜,除了新奇特、全进口,还有什么办法能拉拢消费者的胃?除了2013年的褚橙、柳桃和潘苹果等傍名人的办法外,在国外还有一家美国生鲜电商LocalHarvest的经验也值得推荐。这间连接本地中小型农场的网购平台,一直在宣扬“真实的食物,真实的农人,真实的社区”,通过地图检索系统可便利选购本地农产品,买家既可以要求本地区宅急送,也可以去农场实地考察、学农务农,好比让生鲜买家来玩“开心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