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读者刘先生匆匆赶到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当面将2万元现金交给了林聪辉的父亲。面对这么大的一笔捐款,林先生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只能不停表示感谢。刘先生说,自己昨天看到报道后觉得这家人太不幸了,正好上午有空,就从普陀区赶到了医院。然而,刘先生怎么也不愿多透露一点个人信息:“不要报道我,应该感谢你们新民晚报,你们的报道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你们在做好事。我们应该共同伸出援手,救救这一家。”
上午,读者郎女士拄着单拐来到本报,捐助了1万元。郎阿姨说,自己不久前骨折,石膏刚拆,今天是忍着痛让朋友开车送她来报社捐款的。
好心人不止这些,读者们帮助林家的心愿都很迫切。昨天15时许,退休的冯女士第一个打来电话:“我刚看完报纸就打电话了。这家人一家三口都很不幸,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优秀的儿子,苦日子都要熬出头了,却遇到这种事。”订阅晚报几十年的忠实读者陆女士说,自己看到报道觉得很心酸,决定要捐款:“我还要动员一起锻炼的邻居,叫大家一起帮助他。”
肖女士自己刚开过刀,逃过一劫,老伴身体也不好,因此对患病之苦、治病之难感同身受:“没生病不知道,生了病才能体会这种心情,而且我们也是做父母的,一定要帮帮他们。”
来电的读者中,年龄最大的是85岁的高先生,曾经在出版系统工作。最小的是在上海中学就读高二的陈同学,她看了报道决定将自己获得的1000元奖学金捐给小林哥哥。她的妈妈说:“我很支持女儿的做法,她的爱心让我欣慰。就算小林以后失明,盲人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应该先帮他渡过这一关。”
记者将读者的爱心和鼓励转达给林聪辉的父母,两人再次落泪,感激不已:“太感谢大家了,我们先把这一关过了,以后再继续过后面的关。”同时,长征医院也开通了专项捐款账号,将读者的捐款专款专用于林聪辉的医药费。
电话还在继续响起,好心人还在陆续赶来,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加入我们,共同撑一把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家。
捐款账号:1001235909026700538,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南京东路支行,户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汇款地址:凤阳路415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11楼16床林聪辉收
(转账和汇款均请注明用于林聪辉的医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