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看护人员
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这座城市融入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上海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力量。于是,一大批来沪务工者学龄前儿童看护点应运而生。今年3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全球联合之路合作推出“萌芽计划——关爱来沪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项目”,其重点内容是关爱教师,对看护点人员的卫生保健、教玩具制作、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培训。
在“萌芽计划”的立项前期,项目组成员选取闵行区15个外来务工者子女看护点作为调研对象,对49位看护人员和44名幼儿进行了问卷调查或访谈。调研发现,前一年赠送给看护点的教玩具,77%的看护人员表示不太会用,上课时还是玩一些传统游戏,不少教玩具因保管不当已经损坏。显然,“缺啥补啥”这种老办法不尽管用,问题出在看护人员身上,得先培训他们,教会他们使用教玩具,孩子们才能真正受益。“萌芽计划”旨在提升看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教会看护人员如何有效利用玩教具组织幼儿活动。
项目由上海市托幼协会直属上海市学前教育致力培训中心承办,共9周(每周周末8课时培训),计72课时,在第10周进行了考核,已于今年6月全部完成,并将在今年10月对受训对象进行实地走访听课,进一步检验培训成果。
“技能成就梦想”随迁子女民办小学骨干教师技能培训,也是市慈善基金会连续资助的公益项目,目的是为了促进提高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教学质量。该项目由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利用暑假举办,已连续三年接受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今年的培训着重于教师的个人素养,并补充了上海二期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内容包括硬笔书法、普通话、课件制作、才艺等,共有9个区县的157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
关爱患病教师
身患大重病的教师帮困项目是今年市慈善基金会与市教委共同推荐的项目。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特地资助15万元,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华勤专项基金”,定向帮助50名身患大重病的困难教师。
教师们用心耕耘教育园地,浇灌祖国的花朵。他们中有的累倒了,患病了。近日,市慈善基金会和市教委领导走访慰问了部分患病教师,送去社会各界的关怀。
“教师的心理压力如何释放?”“教师的心理问题如何排解?”一直是上海教育行政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促进和维护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上海市教育工会在今年教师节成立上海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总部设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期设有黄浦、杨浦两个咨询服务点,将为广大教师提供涵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预约面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转介服务和各类宣传普及活动在内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
教师可以通过拨打中心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63036588或登录“海心网”(www.shxinli.org)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平台,添加教师心理服务QQ 20915-57132接受电话或网络咨询;也可在确有需要时,预约心理专家进行现场咨询。 本报记者 徐轶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