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市民、美丽楼道、美丽窗口、美丽商铺、美丽街景、美丽校门,这是徐汇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六把“利器”。半年多来,各委办局、街道镇、各居民区、市属单位倾情参与,徐汇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局面从没像今天这样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区创全指挥部会议揭短亮丑,部署阶段工作目标;各委办街镇步步落实,层层推进;区级媒体互相配合,加强宣传、营造氛围:30万份创全知识竞赛题飞入寻常百姓家;招风旗、LED电子屏、工地围挡、小区标语标识、各类招贴画和入户宣传品此呼彼应,创全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悄然间,不难发觉,路口斑马线前,有了静候绿灯通行的市民;窗口服务员的脸上漾现了甜美的微笑;街景整洁靓丽;校园周边无证网吧、不洁摊点销声匿迹;楼道堆物少之又少,优美楼道层出不穷……徐汇变了,由内而外。
今天,本报向读者展示一个“美于形化于心”的友善徐汇。“与人为善”是祖先的传承,“小善亦为”是圣人的教导。一个人或者一个城区,自我完善,就从友善开始吧。
善邻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
她慈眉善目,轻声絮语,她的劝慰如春风化雨。她引经据典,举一反三,老人的衷肠似导流明渠。她是百岁“柏万青”张秀清,在天平社区嘉善路101弄,家长里短不用愁,来找邻居张秀清。张阿婆满头银发,这辈子没有上过班、拿过工资,但是她古道热肠,曾经担任过居委义务调解员,只要她出场,一般都是马到成功,风平浪静,为啥?一来她说话慢条斯理,可句句讲的是理,二来她换位引导,声声说到你的心里,三来她分文不取,凭一颗真心办事,四来她德高望众,居民们称她明星“老祖宗”。
杨阿姨外地退休回上海,与婆婆、小姑子住一起,处处感到不适应,为啥呀?因为婆婆偏向女儿,事事都是杨阿姨的错,杨阿姨郁闷啊,向老公“投诉”,可老公总是敷衍,与她好像“同床异梦”,她心里那个气呀,可人生地不熟,又没人可以诉说,只能天天憋在心里,脸上的“乌云”久久不散。看到杨阿姨整天愁容不展,张秀清就上门劝说:你家小陆呀,是个老实人,你不要把他这个“三夹板”难煞了。你的婆婆呀,也是我五十年的老邻居了,人还是比较开明的。你们几十年没有生活在一起,凡事总有个适应过程。张阿婆又去劝婆婆,儿子媳妇几十年在外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难免与上海不同,媳妇不知晓你要慢慢告诉她,凡事多为孩子们想想。杨阿姨试着慢慢调节自我情绪,凡事多听听婆婆的意见,婆婆逐渐接纳了这个北方儿媳,后来,杨阿姨还添了个孙子,现在是四代同堂。老太太看见重孙欢喜得不得了,现在一家门过得和和睦睦。
都说“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和睦天天开心。东方巴黎小区是徐汇区示范小区。可是这样的高档商品房小区,每层楼面还有停放自行车和堆物现象。热心居民陈阿婆拿起笔记本,花了3小时从37层高楼一路向下巡查每层楼道情况。堆物、墙砖脱落、消防器材损坏……相机一一拍下来,问题件件记下来,提供给居委帮忙整改,陈阿婆说,“创全成功,大家光荣”。陈阿婆带头自扫门前雪,“家里的两辆放在车棚的废旧自行车我马上处理掉。”有些邻居将自家门口的配电间当储藏室,陈阿婆主动上门做工作,从消防安全的角度一次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说服清除堆物。“阿婆,侬真了不起,介大年纪,里弄里又没有派你做这些事情。”邻居被邻居感动,大家跟着陈阿婆倡议的“从我居住的楼层做起”,齐动手清理垃圾堆物,美丽楼道清爽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