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七旬的尚长荣在电话中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昨天是总书记亲自主持会议。在会议结束后,总书记还和每一个与会者握手,和每一个人都说了几句话,与会同志都深受激励和鼓舞。”
高度评价戏曲创作
尚长荣昨天发言的题目是《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些体会》。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对各地戏曲院团生存状况十分关注,“戏曲人尤其是基层院团处在非常边缘化的现状中,但他们仍然甘受清贫,坚守着精神领域的一方净土,传播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再苦也要演好戏。”
“山西两个院团都在演出《廉吏于成龙》,如果为了利益而摒弃传统文化,那么艺术舞台将逐渐被欧美的作品所取代,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非中华文化的载体将大行其道,那是我们不愿见到的。”尚长荣告诉记者,他注意到自己在说到这些情况时总书记一直在听在记。
尚长荣还告诉记者,总书记在听到介绍《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的创作过程后表示自己也看过这两部戏。“总书记高度评价了这两部戏,说有警示启迪的作用,很有现实针对性,真正起到了繁荣发展文艺工作的作用,还说‘我支持你们’。我们都深受鼓舞。”尚长荣说,会后总书记和大家握手对话时,还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话,我就是因为这个才排的《贞观盛事》。”尚长荣兴奋地说。
一起回顾插队经历
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叶辛今晨告诉记者,从昨天新闻播出以后,手机就没有停过,大家都是来询问他参与这场会议的感受。“会场气氛很融洽,就像总书记和我们大家拉家常。”叶辛透露。
叶辛讲到自己“用两副目光关照生活”,即用城里人的眼光看农村和用农民的眼光看都市。一番话让同样有插队经历的习总书记深有感触,叶辛发言完毕后,习总书记表示,他和叶辛是同时代的人,对农村生活有着共同的感受。随后讲到了自己的插队经历,讲他和农民交朋友,他的住处成了大家聚会的场所,他给农民们讲自己读过的书。还讲起了他回城后请姐姐吃饭,掏出五元钱豪气地说:想吃什么随便点。结果,他姐姐说想吃榨菜肉丝。话音刚落,场内响起一阵笑声。
令叶辛印象很深的是,习总书记谈到青年时代读书时,列出了长长的书单。习总书记还透露了一个爱好读书的经历:听说在30里外有个人有一本《浮士德》,自己走了30里山路,费了很多口舌,借来了这本名著。
叶辛说,习总书记的讲话很详实。“感触最深的是习总书记讲话是从文艺的创作规律出发。比如,‘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作为一个作家,我觉得作家的生命就是靠作品说话,拿出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叶辛表示,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很受鼓舞,同时也感到时间紧迫,“每一个有追求的当代中国作家也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和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书写新的篇章。” 本报记者 王剑虹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