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中产阶级经济学
奥巴马首先高调宣布美国经济已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翻开新的一页”。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中心执行主任邵育群表示,美国经济复苏较好令奥巴马很有底气,这也是他提到“中产阶级经济学”的前提。
奥巴马承认,过去几年美国经济复苏的成果并未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共享,普通民众收入持续下滑,中产阶级萎缩,为此他将继续推进“中产阶级经济学”,使经济增长惠及更多民众。他表示将向富人和大型金融机构加税,改革税制,打击避税。
邵育群指出,奥巴马将“中产阶级经济学”作为第一个关键词,表明推动国内发展仍然是其政策重点。强调公平公正,希望给穷人和少数族裔更多发展机会,是民主党的一贯理念,奥巴马没有偏离一贯的经济思想。
关键词二:两党合作
这是出身民主党的奥巴马上台后首次在一个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而“中产阶级经济学”落实的难点就在国会,因为“中产阶级经济学”与共和党理念相悖。
对此,奥巴马呼吁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国会展开合作,不要为反对而反对。他还表示,在余下2年执政期内将加强与共和党沟通。
邵育群表示,奥巴马将皮球踢给共和党,希望利用党争抢占两党博弈的高地。她认为,以奥巴马的行事风格看,他更喜欢小团体,未来依旧不太可能与国会进行更私人更深入的沟通。因此,奥巴马此番表态只是摆姿态,真正做成事的可能很小。
关键词三:打击恐怖主义
奥巴马呼吁国会授权对“伊斯兰国”动武。他强调,美国并未被“伊斯兰国”拖入另一场在中东地区的地面战争,美国正在领导一个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广泛联盟,削弱并最终摧毁这一恐怖组织。
邵育群认为,即便国会授权,奥巴马也不会派出大规模地面部队作战。“伊斯兰国”对美国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对美国年轻人的吸引,使他们成为“独狼”在美国发动袭击,因此在国内反恐才是奥巴马的关注点。她表示,奥巴马对“伊斯兰国”拿不出好的政治方案,但这依然是他不得不讲的问题。
三次提“中国”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三次提及中国。
在提及贸易规则这个关键词时,奥巴马表示,中国希望在世界发展最快的地区制定贸易规则,将使美国工人和企业处于不利境地。因此,美国应制定贸易规则,国会应尽快批准贸易促进授权法案。邵育群指出,奥巴马在难以推进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利用国内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心,试图将中国树为对手,从而争取支持,这是美国政府一贯做法。
奥巴马还提到,世界95%客户位于美国国界之外,美国不能把自己封闭于这些机会之外。美国超过一半的制造业管理人员说,正在积极地考虑将工作岗位从中国转移回国,美国政府应该给予他们更多支持。
此外,奥巴马在谈气候变化时也提及中国,表示去年11月中美达成的气候协议是历史性的。邵育群认为,奥巴马这两次提及中国是要显示政绩,但问题在于,奥巴马自认为起了效果的吸引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是否让选民切实感受到了好处。
其他关键词
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关键词还包括全球领导力、美古关系、美伊关系等。
奥巴马再次强调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认为美国应该实施一种更精明的全球领导权,将军事力量与强有力的外交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建立联盟的方式增强实力。他还呼吁国会通过网络立法,保护美国商业机密。
对美古关系,奥巴马希望国会着手解除贸易禁运。对伊朗核问题,奥巴马指出,如果国会进一步制裁伊朗,将导致外交活动破裂,盟友疏远美国,伊朗也将重启核计划,他重申将否决相关议案。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