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2009年首次发表国情咨文时,53%美国人自认是中产阶级,6年后的今天这一比例减少至44%。过去数年间,美国富人阶层因股市上涨和企业盈利而财富增加,中产阶级赖以生存的工资却不断缩水。
更令奥巴马担忧的是,中产阶级的悲观情绪贯穿经济复苏过程始终。即使2014年美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仍有许多美国人似乎对经济前景不抱信心。
数字可以表明中产阶级的辛酸。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数据,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美国最富1%群体收入增加31.4%,中产阶级却回吐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前10年所有增加的收入。
美国白宫2010年发布一份报告,勾勒出美国人心中的中产阶级生活6大标准,由此可窥知中产阶级为何对前景难言乐观。
有房。美国房地产繁荣时期,住房自有率为69%。奥巴马2009年就任总统时,住房自有率为67%左右。如今,这一数字为64%。
有车。汽车销售在美国一直强劲,表明汽车仍是中产生活的重要部分。
孩子上大学。大学文凭在美国的重要性超过以往,但自2009年以来,读大学的成本增速接近通胀率的3倍。
医保。奥巴马医保法案虽然惠及数百万原先不享受医保的人群,但保费提高反而令本来就享受稳定医保的部分中产阶级人士负担加重。
养老保险。奥巴马上台初期,股市楼市双双塌陷,粉碎了数百万美国人的退休计划。过去数年这一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超过半数退休年龄段家庭面临严重财务危机。
偶尔家庭旅行。美国人现在的旅行度假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研究表明,一些职员患上“殉职情结”,实际休息时间少于老板允许的休息时间,一些低收入工作甚至没有任何带薪假期。 卜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