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刚满16岁,他已经觉得自己老了。
“学霸”家庭的另类
埃里克的父母上世纪80年代相识于斯坦福大学,当时父亲保罗在读电子工程学博士,母亲洛娜在读物理学博士。两人结婚后,带着3个孩子回到保罗的家乡爱达荷州的波斯特福尔斯,开了一家名叫LCF的公司,主要研制干扰简易爆炸装置的特种信号放大器。
波斯特福尔斯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芬曼夫妇并不指望当地教育体系,更多是在家里教育两个大儿子。他们在公司给每个儿子安排了一间办公室,让他们尽情追随自己的兴趣。现年28岁的大儿子司考特16岁入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5岁的二儿子罗斯16岁上了哈佛,如今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人工智能博士。
小儿子埃里克不喜欢家庭式教育,于是父母把他送去当地学校,可学校都不愿意接受他。一个老师甚至说,他应该辍学,将来只能在麦当劳打工。可家人确信他很聪明。LCF公司刚刚起步时,一家人住在汽车旅店里。那时,埃里克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却溜到配电间按下开关,清除了旅店的订房记录。
还有一次,他悄悄爬进妈妈的卧室,用棉签擦拭熟睡中妈妈的嘴唇,然后利用棉签上的唾液样本制作了一幅DNA图画,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妈妈。
“最渴望成功的人”
埃里克像两个哥哥一样,对流行技术抱有浓厚兴趣。他是科技博客Verge的忠实读者,沉迷于精巧的机械装置,是乔布斯的超级粉丝,熟读其每一篇演讲。
2013年,埃里克用外婆给他的1000美元购买100个比特币。一年后,罗斯又给了他一本书,是美国最大网上社区Reddit联合创始人亚力克西·瓦尼安写的《无需他人许可》,宣扬互联网能让任何人成为企业家。埃里克被这本书深深吸引,热切希望见到瓦尼安本人。恰好瓦尼安要举办一个慈善活动,门票8500美元。听说1个比特币涨到1200美元后,他以10万美元出手持有的比特币,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瓦尼安。
瓦尼安说,“就他这个年龄,他是我见到的最渴望成功的人。”
辍学投身创业中
利用剩余的钱,埃里克在Elance网站找了一名自由程序员,仿照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笨鸟先飞》编了一个新游戏,一周后在安卓应用商店出售。这次尝试没赚到什么钱。
此时,他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建立一个视频教学交易平台,让师资力量薄弱的偏远地区孩子能够通过网络找到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他在世界范围内聘请设计师和程序员,很快便创建了网站Botangle。
在创建网站的过程中,他发现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习。妈妈和哥哥建议他辍学,以便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
埃里克在Reddit上主持了一场问答秀,他的自我介绍非常吸引人:“我今年15岁,全世界有20个人为我的公司Botangle工作。”许多人给他留言,他在推特等社交网站上迅速蹿红。
“实习一天”受欢迎
这场问答秀还让他得到一个在帕罗奥图市新创企业Sprayable Energy实习的机会。此间,他和另一名实习生决定举办一场名叫“实习一天”的活动,用人公司先和潜在实习生快速见面,从中挑出部分人选,在当天就公司项目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作为选拔实习生的终极标准。
“实习一天”活动得到斯坦福加速器StartX的支持,Sprayable Energy公司是首批参与的一百家公司之一。埃里克又在另外8个城市开展系列活动,均得到积极反馈。
10月26日,埃里克16岁了。“我开始数自己的日子,我觉得已经老了。”他说,“16岁,不再令人瞩目了。它敦促我更加努力,取得更大成就。” 唐昀
相关链接
年轻充满活力
埃里克15岁离家独自创业面临诸多挑战。他将自己的公司注册在母亲名下,租房也得由母亲出面。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规定,年满18岁才可订购旅行服务,他不得不把自己挂靠在瓦尼安一家下属公司里。他最近拿到了学员驾照,但还得打车出行。许多许可证,受年龄限制。
社交生活是他的另一个烦恼。在硅谷,他的朋友圈里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觉得自己很难和同龄人开展“有质量的对话”。
不过,在硅谷,年轻是一张珍贵“名片”。在Sprayable Energy实习时,他在一家餐厅吃早餐时偶遇风投家保罗·格雷厄姆。他很紧张,说话有些语无伦次。可格雷厄姆认出了他,亲切地叫他“早餐男孩”。
去年秋,他向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提出了申请,同时还申请了针对少年创业的泰尔奖学金。他在斯坦福大学旁听Y Combinator29岁总裁山姆·奥特曼的课程。他还受邀参加各种圈内活动,包括面向青少年的TEDxTeen研讨会等。
几个月前,他给昔日那位宣称他只能给麦当劳打工的老师发了封电子邮件,附加了一系列有关他报道的链接。邮件的标题是:“瞧瞧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