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与楼市发生着角度、深度、广度不同的,各式的联系,由此这些个体对2014年自身楼市生涯的复盘也颇为不同。
从那些更生动的、更具象的路人甲乙丙身上,从他们真切的楼市感知中,也许可以看出,有时,楼市真正的热点或许还未被刷屏。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复盘”为围棋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联想有一种称为复盘的学习方式,借鉴在楼市里,为了更好地进入2015年,也许对过去的2014年进行复盘可以看清很多。新年伊始,对于过去一年楼市的各式总结,也大约可算作复盘的一种形式。
在搜房网发布的《2014年上海楼市白皮书》中,去年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房企大事记,有绿地借壳金丰上市;有融创绿城的“联姻”终止,以及在年末绿城60亿港元“改嫁”中交;有绿地、万科的“撕名牌”大战,也有12月23日,万达商业地产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其去年最大规模IPO。
事实上,这些房企大事记,也在彼时纷纷登上了各大传媒的头条,或者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
这些房企大事,当然也必然还会在未来被人们提及,它们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对于行业发展的启示作用,都使其拥有了在楼市刻下属于自己的“匆匆那年”的分量。但对于楼市而言,仅仅做这样的复盘也许并不足够。
房地产行业与整个社会层面的关联纷繁复杂,甚至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与楼市发生着角度、深度、广度不同的,各式的联系,由此这些个体对2014年自身楼市生涯的复盘也颇为不同。
被问及对于2014年楼市的最深刻印象,有一套房子待出租的X先生表示,“最关心房价、房产租赁市场,以及那套出租房源所在区域未来的商业配套状况。”逻辑很清楚,房价的涨跌意味着其房产的未来价值,而用多少钱租出去,以及在几年后房子自住时,周边商业的成熟度则直接关乎能否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房地产从业人员M先生把“万科绿地之争”和“融创绿城风波”视作2014年楼市印象最深刻事件,并表示“排名不分先后”。但如果切换至购房者模式,除了对于房价的密切关注外,M先生更担心,自己未在去年下半年出手是否是一次“严重的失误”。
微信的火爆,带来的是所谓“热点”的刷屏,同一时间大批量的发送,将朋友圈营造成无需筛选的“信息轰炸地”,让人难免有眩晕乃至厌弃感。而是否是真正的楼市热点,还是有些要被玩坏了的“热点”营销,最终会否仅剩一地鸡毛?
从那些更生动的、更具象的路人甲乙丙身上,从他们真切的楼市感知中,也许可以看出,有时,楼市真正的热点或许还未被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