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的旋律戛然收尾,全场屏息凝神数秒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上海民族乐团“青春飞扬——最闪耀民乐新生代音乐会”全国巡演最后一场——徐州专场,终于在持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当我邀请来自上海民族乐团年轻的演奏家们逐个走到舞台中央谢幕时,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献给上海民族乐团汤晓风、唐一雯、金锴、李宛慈、王音睿、杨阳等众多才华横溢、青春阳光的80后演奏家们。作为那次演出的领队,我也陪伴这些年轻艺术家们参与了当天的演出,眼前的这一幕使我倍感自豪和骄傲。曾几何时,民族音乐发展也有迷失方向的困扰,作为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直属院团——上海民族乐团在人才储备方面也曾面临严峻挑战,此时在观众的热情中,感受到了他们对上海民族乐团青春力量的肯定和赞许,对中国民乐新生代传承者的鼓励和支持!
“青春飞扬”系列音乐会,是在大剧院艺术中心的大力倡导和资助下创立的,以展示民族音乐新生力量为主旨的演出品牌。在全国巡演版中,由8位青年演奏家担纲独奏,代表乐团青年演奏家的最高实力与水平,展示给全国的观众。我们这支以80后为主的青年演奏家团体,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和独当一面的气质,并拥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光采。我想,这不仅归功于青年演奏家个人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也要感谢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和乐团对青年演奏家的长期扶持和培养。
为了集中展现民族音乐的青春力量,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于2011年开始资助乐团推出“青春飞扬”系列音乐会。在艺术中心的创作基金支持下,根据青年演奏家的特点,委约中国顶尖作曲家专门量身创作了二胡与乐队《太阳祭》、打击乐与乐队《龙跃东方》、柳琴与乐队《青铜乐舞》等一批新作品,充分展现他们的实力与风采。这些青年演奏家也非常珍惜难得的表演机会,一方面与作曲家紧密沟通,让作曲家了解乐器的特点和最新的演奏技巧,并融入在作品中,使民族乐器的个性和演奏家的风格更充分地在作品和表演中展现;另一方面根据演出中观众的反应,多次调整和修改、打磨作品。
2014年,艺术中心继续提出“青春飞扬”的“走出去”计划,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上海民族乐团青年演奏家的实力和风采。乐团专门召开演出策划会,在曲目上反复推敲。最后,每位独奏者选取了两首既有欣赏性又展示精湛技巧,既有民族性又体现当代审美追求的作品。当然,原本大型乐队的协奏曲版本,都改成了钢琴伴奏。这一年,“青春飞扬”展翅高飞,分别在大连、徐州、常州等地留下美丽的足迹,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乐迷和专业演奏家的高度赞誉。
观众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但从中,我们也更加感受到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上海民族乐团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在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曾涌现了闵惠芬、陆春龄、龚一、俞逊发等一批民乐大师,这些闪亮的名字与上世纪民乐发展的高度相互依托,他们将古老的民族音乐艺术在一个新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如今,这一份荣耀和责任同时落到了我们这一辈人身上。未来的路还很长,民族音乐的“青春飞扬”才刚刚起步。但我们充满信心,我们蓄势待发!
十日谈
大剧院“制造”
最开心的事,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