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僵尸肉”到处“走”,谁不色变?
刘晶瑶
  刘晶瑶

  冻了40多年的猪蹄你敢吃吗?中越边境千条铁壳船运货,再“蚂蚁搬家式”偷运入境,一批批“70后”猪蹄、“80后”鸡翅摇身一变,“卖相”极佳地出现在夜宵摊及餐厅。6月,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

  这些“僵尸肉”有的来自疫区,本身可能含有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细菌、病毒,加之走私肉运输条件恶劣,往往解冻腐烂又重新冷冻,其食品质量不堪想象。有海关人员说,打开一个车厢,里面臭不可闻,他当时差点吐出来。但这些“僵尸肉”通过酱油腌制、辣椒调味后,有的被制作成袋装熟食,有的变成餐桌上的“佳肴”,消费者吃起来很难分辨。2013年5月,南宁市警方就曾查获一个冷冻肉走私窝点,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为了口感和营养考虑,鲜肉冷冻最好别超过1个月,最大限度是3个月。对这些“僵尸肉”来说,已经不是营养问题,而是健康问题了。

  “僵尸肉”乱“走”背后是逐利者的合谋。一吨冷冻走私鸡爪的进货价仅为4000-5000元,经过解冻、加工、包装后,一吨售价高达2万元,这是巨大的利润诱惑。“僵尸肉”登堂入室上了百姓餐桌,这一过程中最初失守的是海关这道关口。不少走私团伙从承揽业务,到运输、清关、货物交付,形成了“一条龙服务”。此次海关总署的抓捕行动力度很大,但在肯定海关总署工作成绩的同时,消费者也不禁心存疑虑:在此之前,有多少“僵尸肉”已然变成吃货们口中的“泡椒凤爪”“卤猪蹄”了?

  而这些来历不明的肉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甚至正规超市,还有的通过生鲜电商渠道销售得风生水起,这绝不仅仅是海关一个部门的履职缺位,公安、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十几个部门,都有监管失职之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通往百姓餐桌的渠道本应由数个监管部门牢牢把守、层层把关,现实却是层层监管形同虚设,食品安全防线屡屡失守。要填补监管漏洞,除了完善现有法规(比如新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起施行),更需要有关部门建立职能问责制度,将纸面上的职能落到实处,从多个环节入手,改变当前食品安全管理失范的现状。例如在海关环节上,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建立跨国食品安全执法合作机制;在物流和储藏环节上,加强执法监督,让运输在路上的冷冻“僵尸肉”无路可走;在终端销售环节上,加强对食品厂家的抽检,生鲜电商市场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必须纳入到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查范围之内,等等。

  (相关报道见A19版·中国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不屈的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互动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招生热点
   第B10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健康
   第B12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B1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16版:广告
“僵尸肉”到处“走”,谁不色变?
无地自容
从内部攻破食品安全问题的堡垒
大妈有梦
识别伪大师
为孩子拉票背后的营销陷阱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僵尸肉”到处“走”,谁不色变? 2015-06-24 2 2015年06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