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 信心十足
经过去年的大反转,今年大部分的自主品牌显得斗志昂扬,2016年的目标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都是10%以上的增幅,普遍高于合资车企。
长城乘用车2016年销量目标为95万辆,将较2015年实际销量增长11.41%。这个速度明显高于整体车市,不过对于长城来说并不算不切实际。长安乘用车2016年销量目标为83万辆,较2015年的75万辆增长10.6%。吉利今年将进一步丰富轿车、SUV、跨界等各个细分市场的产品线,2016年销售目标锁定在60万辆,较2015年增长18%。
广汽乘用车2016年提出销量目标为28万辆,与去年相比增长55.5%。其第三工厂将于2016年6月建成,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广汽传祺的SUV产品GS4去年担起了销量大旗,今年能否顺利完成销量目标仍然要看SUV市场的表现。众泰汽车2015年累计销量22.3万辆,同比增长33.8%。根据官方公布的计划,众泰汽车将在2016年冲击30万辆的目标销量,较2015年增长34.5%。东风风行2015年完成25万辆销量,2016年目标是位列自主品牌第二阵营的第一位,在确保32万台销量目标基础上最高挑战37万台的销量目标。
江淮乘用车2016年销量目标为36万辆,同比增长4%。要在去年的成绩上有所增长,稳扎稳打对于江淮来说更为稳妥。2015年累计销量达到66万辆的北汽自主品牌(其中北京品牌销售33.7万辆,昌河汽车销售10万辆,北汽幻速销售22.3万辆),2016年将销量目标定为70万-80万辆,提升6%-21%。
2015年比亚迪共销售44.5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了4.7万辆。2016年比亚迪针对新能源车型制定了15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中涵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型。2015年奇瑞累计销售55.01万辆,同比增长8.3%。虽然目前奇瑞尚未发布2016年销量目标,但是从增长趋势来看,年度目标应定在60万辆左右。
“合资” 谨慎有加
与自主品牌的高调相比,合资车企今年普遍调低了预期。从已公布的目标看,曾经强势的德系、美系车企也不再冒进。上汽大众今年目标是200万辆,同比增长10.4%。从产品来看,2016年上市的全新帕萨特算是其撒手锏,C级旗舰轿车也将上市,Polo、朗逸、途观等产品在各自细分市场表现不错,都会助力2016年的销量提升。2015年上汽通用三大品牌总销量175.2万辆,根据之前预测,2016年增长幅度在5%-7%,根据此增长趋势,上汽通用今年销量目标将达187万辆。今年将是上汽通用的新产品爆发年,三大品牌将要完成细分市场的全覆盖。2015年,一汽-大众完成销量163.4万辆,同比下跌6.2%,同时也未能完成185万辆销量目标。2016年,一汽-大众将目标定在182万辆,比上年的目标要低,不过与2015年的销量完成情况相比,也要提升11%,挑战也不小。
北京现代今年将销量目标设定为112万辆,增长5.7%。虽然2016年北京现代在沧州的新工厂将投产,并有多款新车上市,但要扭转上年的下降态势实现增长依然不易。2016年东风悦达起亚将销量目标定为68万辆,提升10.4%。长安福特去年制定的100万辆销量目标并未达成,但销量增幅达到7%。今年长安福特继续将全年销量目标定在100万辆。神龙汽车2016年产销目标为76.5万辆,同比增长7.5%。
去年取得“大翻身”的日系今年依然稳扎稳打。广汽本田2016年目标为62万辆,增幅3.4%。东风本田2016年目标为45万辆,对东风本田来说也不算太高。2015年广汽丰田完成了40.3万辆,今年目标44万辆,增幅9.2%。一汽丰田销量目标为65万辆,计划推出新款小型SUV车型以及新的B级车,继续推动小型车、年轻化战略。东风日产2016年销量目标为108万辆,同比增长7.9%,将继续推出新车型,包括上半年即将上市的全新轿车西玛等,轩逸、蓝鸟、逍客等车型也将贡献不少销量。
备战路径趋清
2016年的汽车市场依然充满变数,如何判断2016年的市场状况及自身表现,车企都有各自的依据。在已公布2016年销量目标的自主品牌企业中,广汽乘用车最为激进,同比增长55.5%,江淮乘用车较为保守,同比增长4%。总的来说,多数企业还是依据市场形势、自身实力和优势进行调整,制定比较合理的全年规划。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合资品牌汽车企业年销量目标保守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年销量目标激进的现象早已有之。”2016年汽车市场或将保持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但受SUV和跨界车市场影响,自主品牌的增幅可能比合资品牌会高一些,目标相对较高应属正常。
通过上述各大车企2016年的销量目标的制定以及新产品的规划可以发现,尽管对2016年的期望与制订的增长率各不相同,但如何在市场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实现在中国市场地位的提升是大家共同的发展方向,即在“十三五”整体战略的开局之年,一方面加速企业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在车型、产销及营销方面纷纷加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应该看到,汽车市场已经发展到由购买力和环境共同决定发展速度的时期,某个车型的大卖并不能维持企业持续高速的增长,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的约束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是影响汽车销量的重要因素,这也导致了各家车企不会为了短期的销量和利益最大化而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事实上,不少汽车企业都在主动转型,开始从单纯追求规模转为注重核心技术积累再到追求产品高品质;只有稳扎稳打,多条腿走路,才能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应对自如,保持良性健康发展。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