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公园·秀场
朱晓昆
  朱晓昆

  周末下午,天气晴好,去公园走了一圈。

  说实话,市中心的公园,好久没去过了。现在的公园,确实有点让人惊呆。它已全然不复过往记忆中的那个样子,而是成为了一个充满自娱自乐精神的大秀场。

  说秀场一点都不过头。因为还未进门就听到里面传出的大喇叭声,一路进去,沿途经过不同剧种、曲目的演奏点。有京剧:表演者们拉着二胡摆出身段甩起水袖;有沪剧:“燕燕做媒”声声婉转;有奏乐:一中年男子吹着萨克斯,萨克斯有点显旧了,演奏者在费力地找着调子;有舞蹈:一老克勒跟着音乐,假装有舞伴,独自转着华尔兹;有演唱:歌手站在椅子上纵声歌唱,并和一大圈围着的观众忘情互动;其他如广场舞、太极拳等等更是不一而足。

  公园里的这些表演,都是绝对“自助”的。表演者自带音响、乐器、道具,兴之所至,想唱就唱,旁若无人;观赏者也是自发聚集,叫好或者喝倒彩都有。共同点就是,双方都极为投入,不在乎表演质量有多高,关键是图个热闹、尽个兴。

  公园变成秀场,从一方面来说,它迎合了不少人释放自我、展现自我的内心需求,生活质量也因此获得提升。他们在这个场所,展示自己的爱好或特长,满足自己的表演欲,有的也并不在乎身边有没有人聆听,只要发出声音就好;当然还有人确实收获大批粉丝追随,据说,有的人气歌手,一个双休日要辗转几个公园演唱,粉丝也会跟着转场。

  秀场的兴盛,从另一个方面说,也让人颇多烦恼。比如公园的邻居们,当初住在这里一定醉心于推窗观景,而现在,这歌声乐声恐怕关窗也很难遮挡。还有那些希望像过去那样去公园安静看书、谈天、发呆的人,恐怕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近几年来,关于公园噪声扰民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不少城市都尝试地方立法予以规范整治,但效果并不理想。

  公园究竟需要怎样的功能?或者说,怎样协调不同的需求?自娱自乐行为如何呵护?影响他人又该如何限制?这确实是城市管理中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新民健康
   第A22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版口名称/汽车周刊
为企业松绑,步子可以大点
公园·秀场
瑙莱坞
完整闭合,让人大监督有始有终
猴年猴市?
天价××何其多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公园·秀场 2016-03-02 2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