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房价疯涨,“稳住”心态
宋鹏伟
  宋鹏伟

  近期各大媒体充斥着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消息,眼红的二线城市诸如沈阳,更是上演了“零首付”半天夭折的闹剧。当下还真没有什么比房价更引人瞩目的财经消息,房价一直在涨,虽然早说要跌。

  喧闹中你会看到,段子手们的段子一点都不荒诞——多年总说房价要涨的房产中介诚不我欺,购房者受访时的大实话更是令人感叹——辛苦工作30年,不如早点买套房。

  早点买套房,至少到今天来看是正确的选择,尤其是一线城市。如果一个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工作,那更是如此,房子的多少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财产收入和生活质量,虽然焦虑同样不会减少——买的房要不要卖掉?是不是还需要再买用以投资?

  这种情况令不少人感到更焦虑,努力的价值因房价的飞涨而不断打折,但同时又不得不给自己打气,因为如果不努力,只会距离它越来越远。房子的意义,早已不是满足居住需求那么简单,它是身份和安全感的前提,也关系着孩子能否上好学校,当然还是有些人的理财工具。你买不起,有人买得起,买得起的人通过买卖房子越来越富,而买不起房的人只会被甩得越来越远。

  怪只怪,这世界变化快。当一项刚需大额资产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只涨不跌时,它对家庭贫富的决定权无疑是致命性的。放在历史长河中看,这不是正常现象,今后也很难再有如此简单稳妥的赚钱方式,但就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样令世界不可思议一样,恰巧我们完整地赶上了,无处可逃。

  如果有人说年轻人买不起房很正常,年轻人努力后仍付不起首付有些不正常,所以需要保障房作补充和过渡。倘若你还感到恐惧与绝望,就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了。有时候,改变我们一生的,也许不是努力与否,先租房住,换个方向,想想房价那长长曲线里可能出现的谷底,或许就会脑洞大开,心情大好。

  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市场终究会做出反应。距次贷危机发生尚不到10年,距去年股灾才刚过去半年,一旦价格迎来拐点,持有房产越多的人就会越焦虑,因为富人的人生同样可能迎来拐点。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从来都是在人性的贪婪与恐惧之间轮回,区别就在于周期的长短,以及每个人的运气与理性。买者自负,愿赌服输,最终什么都不会改变,绝对不会。只是对于身处其中的我们而言,这是一场残酷的考验,当然,也可以是一段风光迤逦的旅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3·15专版
   第A15版:3·15专版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提高个税起征点没有“过时”
俄罗斯人与土豆
男女有别
把公开原则贯穿于立法过程
安全第一
房价疯涨,“稳住”心态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房价疯涨,“稳住”心态 2016-03-09 2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