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阳桥的钟声
殷国祥
  殷国祥

  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生在卢湾区南阳桥,打记事起,每天就能听到“当当当”的钟声在空中回荡。南阳桥地区并没有钟楼,这钟声是从弄堂隔壁的一家企业里飘出来的。这家企业的名称,外来人一听都要吓一大跳的——周围居民叫它“杀宁(人)公司”!

  其实早期的叫法是“杀牛公司”,因为这里曾经是牲畜屠宰场。后来公司不宰牲了,牌子翻成了上海肉类食品联合加工厂熟肉经营部,但是人们仍旧叫它“杀宁公司”。明明是杀牛杀猪,为什么叫成让人听得毛骨悚然的“杀宁公司”呢?我想最初的叫法其实只是一种戏谑而已,后来人人叫,叫得嘴滑了,于是开口就是“杀宁公司”了。

  “杀牛公司”这口“大钟”不是一般的铜钟,而是吊在办公楼墙角处的一柱硕大的工业氧气钢瓶壳。我们小时候经常候着中午放工和傍晚下班的节点跑到公司大门口,看门房间师傅抡起拇指般粗细、尺把余长的铁棍敲打钢瓶壳。先是一记,间隔2秒,接着再不间隔敲两记,连敲两遍共6记“当!当当——当!当当——”霎时间脆亮的钟声在南阳桥上空震荡开来。有意思的是,这钟声不仅仅是公司职工上下班的信号,它还“兼任”着与公司相邻的银行储蓄所、托儿所、公共食堂、里弄生产组、居民家庭的作息“标准时间”。那时我家有台西洋货老爷座钟,如果忘记按时上发条,它就要“打瞌睡”。耳背的祖母在给座钟拧紧发条校准指针的时候往往会问我:“杀宁公司(的钟)敲过了吧?”

  现在,属于“新天地”板块的“杀牛公司”已经被拆迁了,但它早年的钟声仍然萦绕在我的记忆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活动专版
   第B04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最不起眼的地方
珍重“路口志愿者”
南阳桥的钟声
乡村恋曲
银行缘
扫一扫
梦幻世界的创作元素
仰望“参星”
打 折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南阳桥的钟声 2016-07-06 2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