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油布伞
彭瑞高
  文/ 彭瑞高

  上海雨水多,日常生活少不了一把伞。

  按理说,雨天小孩去上学,家长应该说“带上雨伞”。可上海爷娘叮嘱的往往是:“不要忘记带阳伞!”多少年来,上海人习惯把伞叫作“阳伞”。上海人,尤其是上海女人,怕雨淋,更怕太阳晒,“六月里的日头”更是晒不得。她们手中那把伞,除了挡雨外,更重要的是遮太阳。阳伞,发音也响亮,过去修伞人穿街走巷叫的就是:阿有啥坏的阳伞修哇?

  伞是上海女人的手边物件,所以越造越精致,越造越漂亮。那种自动伞,好是好,按钮一揿,伞面“砰”一下弹出去,像冲锋枪一样神气,但它“一根筋”,伞骨长,带起来不方便。上海女人的伞,都藏在随身包里。有的折叠伞小巧玲珑,只有一虎口长短;虽是钢制,却轻得没一点分量,最适合上海女人撑在手里,走出袅袅婷婷的样子来。

  看到这样的伞,不能不想起过去用过的油布伞。油布伞很重,一把有好几斤,竹柄、竹骨、木顶,撑开来很费劲;力气小的女同学,还要请男生来帮忙。为了防雨、防霉,伞布上还涂着桐油,故称“油布伞”。新伞买来时,一撑开,因伞面被桐油粘住,会发出“哗”的一声响;随即,桐油味扑鼻而来,让人止不住要打喷嚏。

  油布伞算是好货,比它差的,还有油纸伞。同是上了桐油,油纸伞的牢度要差得多。风大雨急时,常有撑油纸伞的同学被“拔喇叭”,伞面被撕得粉碎。他们小小的身躯在风雨中挣扎的影子,至今让人无法忘却。[本栏文章可尽量用沪语转换读——编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一道永远消失个风景
油布伞
汇款丰富个“汇丰”
夏日清晨
3+1
绒线团
湿搭搭、辣豁豁、冰冰瀴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油布伞 2016-07-17 2 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