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周六起,上海开始实施“最严交规”。据统计,截至第一天的下午3点,全市就累计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共计2万余起,同比上升10.6%,所涉及的违法行为不少是此次条例中新增加或有所调整的。
确实有好几个认识的人就被罚了。一个是去接机载了个外地来的朋友,坐后排,上车嘱咐他要系好安全带,没想到那外地朋友以为不会真的查那么紧,半途中把安全带解开了,被罚。还有一个是开车右转时,没有让行对面方向的左转车辆,司机说我都没想到要去看那车子,也是被罚。
以前碰到这些总有点委屈吧,但这次不同,两个朋友说起来时,都并没有抱怨和不满,总结起来就是:服、认罚。
服和认罚的心态,说明了开车人对新交规的“最严”是认同的。这与之前一年的全市交通大整治分不开,一年的整治,开车人或多或少都收到过罚单,但罚单过后,类似的错误不会再犯,交通法治意识明显提升。如今虽然很多开、乘车习惯仍要做出检讨和调整,虽然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细,但由此带来的更安全的交通环境、更良好的行车秩序显然更为重要。这个共识已经建立了。
当然,从不少司机被罚时一脸迷茫的表情来看,严格执法的同时,有效的提醒也非常重要。对此提两个建议:一是能否让严厉的法规获得感性生动的展示和宣讲,方便记忆。想起过年时警方有拍摄过一部微电影《不一样的烟火》,民警主演,幽默有趣地讲解了外环以内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令人印象深刻。新交规能不能也有一些类似制作?二是经过几天的执法之后,能否总结一些不易被重视的“微违法”行为,给些实用的提醒,帮助司机主动避免,也尽快度过新规的适应期。
事实上,就我自己来说,这一年,开车习惯已经改变了不少。而这几天,更能够感受到很多新的变化。昨天没有开车,傍晚过马路时,左面要右转的车和右面左转过来的车,齐齐地停下等待行人先行通过。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体验到这种很愉快的感觉,所有的交通行为人也都将从“最严”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