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以金换银,实际上就是窃取。因为金子是要解到京城的,但是银子是乾隆皇帝指令留在浙江作效力海塘工程用的。而海塘工程并不缺钱,甚至还有盈余。所以,这所谓的73594两白银,只是账面数字,陈辉祖实际上一分钱都没有花,就换取了这些金子。更有甚之,王亶望家产中原来本来就有白银二、三万两,现在以金换银了,陈辉祖心想,既然已经有这么多银子,顺便把原有的银子一并吞掉。趁此,陈辉祖又多一大笔进账。如此加起来,仅此一项,陈辉祖就捞得金银价值在白银十万两以上。而王亶望所藏名人字画,陈辉祖也是过网不漏。经他挑选留下的,有唐伯虎麻姑图一幅、华嵒牡丹一幅、米芾墨迹一卷、苏轼佛经一卷等大批珍贵字画。到了乾隆皇帝手中,自然只剩不堪入目之物。陈辉祖可真够胆大的!
对陈辉祖如此行径,乾隆皇帝悲哀地说:陈辉祖系原任大学士留任总督陈大受之子,由司员不次擢用简任封疆,身受朕恩,最为深重。乃如此昧良欺罔,朕又将何以用人?尚复何人可以信任乎?这就是乾隆朝反贪的特征之一,以贪查贪。
在甘肃省冒赈案中,同为查抄大员的江苏巡抚闵鹗元的弟弟闵鹓元也是案犯,陈辉祖在查抄他家产时,竟闹出只查出银三两的笑话,被乾隆皇帝讥为“不值一嘘”。看来,在甘肃省冒赈案的查处中,案中套案,一案接一案,乾隆皇帝几条线作战,充当了侦探员、警察、监狱长、检察官、法官、公诉人、审判员等等多个角色,而且每一个角色都做得完美无缺,令人不服也不行。
可是官吏们也在逐渐学得聪明些,不至于重犯这种低级错误,被乾隆皇帝如何简单就抓住把柄。至于那些被乾隆皇帝抓住的官员们,只能说他们马失前蹄而已,就如他们被审讯时常回答的一句话,“还有何话可说呢?”此后的李侍尧任被提升为云贵总督。不久之后,李侍尧也走上了贪污之路!
曾任李侍尧手下的云南粮储道与贵州按察史的海宁,因为与和珅关系不错,经过和珅的关照被调任奉天府尹。他上任之前,特意到和珅府上拜望,感谢和珅把他调离了西南蛮荒之地,连同丰富的礼物一同带给和珅的,还有李侍尧在云南贪脏受贿的消息。海宁求见和珅之后,对和珅说,当今圣上对纳贿,贪赃深恶痛绝,几番下圣谕要官员洁身自好,奉公守法,可那李侍尧在云南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他有心要向皇上参奏李侍尧,又恐怕自己官卑言轻,起不到什么作用,不知如何是好,所以特来向和珅求教。说完还向和珅呈上了他平日搜罗的李侍尧受贿的证据,和珅听罢大喜,立刻把海宁夸奖了一番,并鼓励他不必畏李侍尧的淫威,尽管上奏,一切都有他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