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没过,很沮丧……”我的一个就读大学的学生在QQ个性签名里叹气。这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我连忙去安慰。学生说:沮丧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多数同伴都过了。我感同身受。
读书时,同辈是老师眼中的参照物:你看看,XXX和你天天一样上课,她怎么就能考出好成绩?不是吗?我们天天坐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老师,接受相同的教育,怎么到最后差别那么大?老师这么一说,我与同桌起码三天不能正常相处。
做了家长,孩子让我在成绩单上签名。女儿小心翼翼地告诉我:妈妈,比我考得差的还有很多,我算中上的啦!这时,同辈是女儿的垫脚石。
两年前,我为了一个职称名额,日子过得暗淡无光。咱不和比我大的同事比,也不和比我小的同事比,光同龄人中转溜一圈,我就喘不过气。可是,我还暗存侥幸,咱年龄大但工龄短,理该落后,心态也算平和。可后来,与我同时入职的同事也来竞争职称评级了,这下压力大多了:“凭什么你们同时进来,她上了你没有上?比资历、比时间、比工作,比来比去,没有理由她先评上的啊!”闺蜜激将激得我雄心勃勃,工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第一次出现了成绩大辉煌。
同事吴MM最近学祥林嫂,每天在镜子前经过,总要哀叹一声:好肥大的身材啊!她私下问我:“你看我和小周比,谁更胖?”小周和她同年,身板也不相上下,可是人家有形有范。于是吴MM妒意难平,顿起减肥“杀心”。一周练瑜伽下来,果然轻了八两,乐得她眉开眼笑。
哲学家叔本华说:“每个人在任何时候存在一定的焦虑、痛苦、烦恼是必要的——如果航船没有压舱物,就不能保持平稳,也不能正常行驶。这是构成漫长人生的一部分。”
我始终相信,有压力必有动力,同辈压力是人生的竞标杆。
本版整理 施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