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上海市第八中学宣布将成立“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根据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课程内容,培养男子汉气概。这一计划还未成型就饱受争议和热捧:只有60个招生名额的实验班,报名人数超过了200人。
创建于1440年,伊顿公学是全球闻名的一所精英学校,培养过19位英国首相、36位英国最高荣誉奖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获得者,校友包括惠灵顿公爵、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里特听到上海也在筹建男校后,表示非常高兴。他认为,相比一般的男女混合学校,男校最重要的一点是给予了13到15岁的男孩更大的空间去自由成长,而不是去扮演社会、家长、学校需要的角色。
“但到底是全男子的学校好,还是男女混合学校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男子学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年轻的男孩成为他们自己,而不需要在有女生的环境下去伪装,去满足他人的期望。”
里特还曾经担任过男女混校的校长。他说,在正常课程设置上,男校和男女混校并没有太大区别,但男女生对课程的展示和诠释会有差别。“有一次,我在学校看到学生排练戏剧。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全是男孩的戏剧碰撞出的火花和产生的震撼力比男女混校要多得多。不可否认,男孩和女孩的成长、发展方式都是不一样,有时候设立男校或女校都是件好事。”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