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宝山区海滨新村的王阿婆已有80多岁,因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每周要到医院就诊两次。因此,70多页的病历卡不到一年就用完,现已用到第十一本了。说起换病历卡的经历,她有一肚子的苦衷:离家最近的调换点在淞青路上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由于没有公交车可乘,从家里出发,走走停停要花将近一小时,气喘吁吁赶到那里先要找座休息,轮到叫号,还要等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办完事情回到家,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王阿婆说,老伴也是个老病号,比她的健康状况还差,而子女又不在身边,所以她还要为老伴调换病历卡。她向医院建议,最好能让老年人在医院调换病历卡。但医院方面称,这是上面规定的,医院不开设这样的服务项目。她向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诉求,工作人员表示同情,但上面规定这个权限不能下放到医院。
调换病历卡的权限为何不能下放到医院?记者为此联系医保管理部门。据有关人员解释,调换病历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管理部门与医院建立专门的网络,需要配备相关的人员才能操作。另外,病历卡上有身份证号码、社保卡号等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由医保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所以医院无法调换病历卡。关于是否能在医院适当设置调换点的问题,有关人员表示,现在提倡人性化服务,会把这个建议转达上去。
如何才能做到既让病人换卡方便,又能确保病历卡信息安全,需要医保管理部门积极开动脑筋,联合医院把这项惠民工作做好。
本报记者 王勤俭 陆常青
特约通讯员 史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