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鼠做实验实证推断
随着国人对雾霾的越来越敏感,防护措施也越来越细化。包括上海在内的不少地方,已经建立了空气质量预警机制,遇雾霾严重的恶劣天气,会及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告知各基层学校,立即停止室外的体育活动。但现在雾霾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还处于很难控制的状态,成天把学生闷在教室里,不让他们进行任何跑跳运动,也不见得真的有利于健康。
对此,国家长江学者、华东师大体育学院教授季浏和他的同事们,正试图通过实证来推断雾霾天对户外运动的影响。“研究小组正在用小鼠做实验,就是在一个密闭环境里,模拟出各种污染条件,观察小鼠的生理变化。”季教授说,他们研究的科目包括:空气污染环境对鼠的心肺功能的影响;同为PM2.5的环境,对老年鼠、成年鼠、幼儿鼠的影响会有哪些差异;雾霾天户外运动多长时间对身体影响最大……
避开重污染时段和地点
季教授说,大气污染的种类约有100多种,其中对人类有较大威胁的是烟雾尘、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有机物等。大气污染一般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皮肤、黏膜、结膜等的接触危害人体。在体育锻炼中,对付污染的唯一方法是当空气中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时,不要进行户外活动。
■有的老年人喜欢凌晨锻炼,但此时恰是树木吐出二氧化碳的时间,树木只有在光合作用下才能放出氧气。
■从现在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情况来看,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正值汽车尾气排放最多的时段,也不太适合锻炼。
■在严重的雾霾天,室内锻炼时也应关好门窗,因为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是无孔不入的;如果能开启一些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再锻炼,也是不错的办法。
■不少居民在公路边的人行道、空地或广场上锻炼,而这些地方在交通拥挤时,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二氧化碳、臭氧的含量水平是非常高的。虽然小鼠对细颗粒物适应性的实验结果还没有出来,但仅从二氧化碳水平扩展情况来看,它可以覆盖到主干道两旁的18至37米。换句话说,人们的日常锻炼场地,也应离开主要马路至少3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