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余姚经济发展迅猛,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经济越发达,人民群众对提升生活品质特别是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对环境权益和健康权益的维护也越来越注重。“对于一个地方来讲,如果生态环境不好,即使经济再发达、生活再富裕,老百姓也是不会满意、不会认可的。”韩副市长说,我们绝不能再走“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必须选择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余姚连续四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并获得‘中国幸福城市最高荣誉大奖’。‘幸福’体现在哪里?我觉得首先体现在余姚的山好水好、宜居宜业。”谈到这个问题,韩副市长说,余姚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相继实施了落后产能淘汰、重点污染行业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和生态绿化系列创建,两年多来,累计关停废塑料加工、粘土砖瓦窑、不锈钢熔炼、石棉制品、铅酸蓄电池等污染企业1000余家,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1万亩,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球绿色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以来,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我们敢于揭丑、敢于亮剑,铁腕抓治污、铁肠抓问责,启动实施了饮用水源保护、河道水环境整治提升、重点行业整治提升、杭州湾区域环境管理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六大工程’,以最大的力度、最严的措施推进环保执法,全面提升余姚生态环境质量。”韩副市长表示,余姚将通过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真正把余姚打造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幸福之城。
“守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要把余姚建设成为宁波乃至长三角地区城市群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坚持生态先行是必然选择。生态,不仅是宜居之本、发展之要,更是软实力、竞争力。”韩副市长说。本报记者 梅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