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里以曲尔盖金色胡杨岛命名,然而,我们是在晴日似电,暑热烫人的六月天来到这处上海援疆工程的项目现场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秋天的金色,而是一大片悦目的绿色。但是,这时断时续、似无边际的养眼绿色,足以让我们振奋无比。援疆干部曹雷军介绍说,巴楚县有着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连片规模最大的原始野生胡杨林,总面积约306万亩。我们放眼望去,这里有古意苍郁的老龄高树,也有俊华葱茏的次生林群,更有傲然挺立的枯干神木。他自豪地告诉我们,虽然全疆沙漠中分布的胡杨林为数不少,但是唯有巴楚的最多、最为集中,而且唯有巴楚,以胡杨林为特色成功地在2011年10月申报为国家森林公园。
巴楚的胡杨林之所以蔚为大观,得益于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胡杨是逐水而生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沙漠河的流向,就是胡杨繁衍的走向。新疆巴楚县处在叶尔羌河流域,叶尔羌河曾多次改道,胡杨林林带也由西向东沿叶尔羌河扩展,变宽变长,生出了许多块状带状的小林区。
与内地的六月不同,巴楚大地夏季的主色调仍然是土黄,这绿色的胡杨林,让人一开始就感受到盎然的春意在蓬蓬勃勃地腾发。也许我们已经看惯了江南的郁绿、葱绿和墨绿,对这胡杨林的中绿有点不太经意;也许此时正是酷夏,还没进入秋季的胡杨林尚未换上金红色的盛装,还没有展露出豪情万丈的千年雄姿,因而我们也未能在最佳季节领略其壮阔美丽的傲然风貌。但是,返程时在近处对树叶的仔细观察,使我们由衷地感到胡杨林之叶子的伟大。
胡杨林的叶子特别神奇,呈“一树多叶”之形态。在树的幼年,为让树干最大限度地储吸水分,所以树叶尖细如柳;后来又随着年轮或土地的水分情况而出现或秀雅似香樟,或俊俏像红枫,或圆润若银杏的多种样式。
在胡杨树的生长过程中,叶子是善于变化的。它的变化,纯粹是为了整株树的生存。胡杨树喜欢光照,喜欢在湿润的土壤里生长,但是它同样能够忍得住干旱,它用根系深入地下吸收水分,把水分存储在枝干内,因此,即使在干旱的情况下,胡杨树也会依靠自身的储备满足生存之需。胡杨叶子特别懂得水的可贵,它不想多占去一点点水资源。在大树的高处,它用大叶子吸收更多的阳光给大树;在中下层,用小叶子减少水分的散失。我们注意到,胡杨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这样就可以锁住水分,让每滴水都用在树的枝干上。
胡杨叶子有自己的性格:它不会追求自己的膨大和肥厚,它们不事张扬、不慕虚荣、不图小利——因为它们清晰自己的定位:它们只是胡杨树上的小小的一分子,只有使自己的轮廓尽量地缩小,才能减少养分的消耗和水分的蒸发,才能使胡杨树的根系扎得更深、伸得更远,吸收到沙漠深处的养分。叶子的缩小和变化,是为了躯干的养精蓄锐,是为了树干的壮大和变强。有小才有大,大小共一家。树干长大了,树叶也就无忧无虑了,也就获得了微小者的快乐,也就成功了微小者的强大。
是啊,胡杨树所享有的“活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美誉,其实是离不开胡杨叶子们的主动瘦身,这瘦身,看起来是谦让,更多的是智慧。
我们认识了胡杨叶子,这绿得平白而干薄的胡杨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