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中国经济第一季的标志是开出了深圳特区,当年去特区还得去公安局开边境证,国家对这块地区进行临时管制,以防止各项优惠政策流失到其他地区,当年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点好笑,但社会的发展就是如此,摸着石头过河,过了河之后谁也没有想到原来的河和路是这个样子的。30多年后的今天,当全国各地都经济崛起了,所谓特区的“特”已经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常态了,特区也就失去了意义,但中国经济已经天翻地覆了。如果再过30年,后人回过头来看今时自贸区的开业,也许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中国经济的第二季的爆发力将会更大,再过10年、20年,当自贸区扩展至整个上海以及复制到全国各地,上海的星星之火在全国燎原,那时的中国经济就在世界崛起了,尽管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荆棘和坎坷,但发展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到现在为止,自贸区还没有产生效益,但股市中的自贸概念股,走出了强劲的局部牛市行情,外高桥股票从14元涨到近70元,如此凌厉的涨停板在中国股市中还是第一次看到,股价的估值快速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现在自贸概念股渐入佳境,其衍生至整个上海本地股板块。
今年的股市上证指数几乎在原地踏步,但个股和板块却产生了两大局部牛市,先是在创业板上走出了大牛市,现在创业板开始原地踏步,而自贸概念股带动上海本地股板块的崛起,给股市带来了更大的激情和活力,如此具有爆发性的行情是不是会激发整个市场的再度出现类似当年上证指数6000点的大行情,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但现在似乎时机还没有到。
就近期自贸概念股的大牛市行情来看,基本上还是属于炒作行情,就拿外高桥来看,A股炒到将近70元,市盈率在65倍左右,而同股同权的B股炒到2.9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17元多,市盈率17倍,A股和B股价差3倍多,如果那么长线看好外高桥,那应该买B股才对,可见在A股中云集着炒家,而B股中却明显缺乏这种炒家,外高桥A股8亿股,而B股的流通量只有A股的四分之一,这种数据上的对照就可以看出,炒家云集在A股之中,这样生猛的炒作方式,在中国股市历史上还真是绝无仅有。
自贸概念股是一个长期题材,这个题材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持续地发酵,现有的很直观的自贸概念股已经涨得追不上了,而对一大批上海本地股而言,现在依然还是处在低位,上海经济的发展对这批股票是最直接的利多,这也是潜在的有待挖掘的自贸概念股,还有随着IPO的即将启动,政策的阳光雨露必将向自由贸易区倾斜,也许真正的自贸股还没有上市呢,所以,投资者大可保持平常之心,自贸概念还只是刚刚崛起,后面的故事也许会更精彩。 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