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市积重难返 限购进退两难
杜宇
  近期,部分城市松绑限购一再上演,处于聚光灯下的限购,显得如此尴尬。亮相之日,便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靶子;退出之时,又成为“政府救市”的印证。限购深陷进退两难的困境,无疑是一种警示: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程中,要学会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多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处理问题,应对风险。

  限购政策,始于2010年,和限贷政策一起,被视作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调控利器。作为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政策效果最直接。一系列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显示,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投资投机性购房得到明显遏制。然而,限购犹如一柄双刃剑,在压制不合理需求的同时,部分改善性需求也“躺着中枪”。

  回顾限购政策历史,尽管限购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限购要求不断升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高热的局面。直至最近一年多时间,尽管政府没有再出台任何加码的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却悄然而至,楼市分化明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需求旺盛,部分三四线城市却面临高库存压力,甚至一些二线城市,由于过度透支住房需求,也面临消化周期长的压力,为限购松绑的呼声频现。

  限与不限,本应属于因地制宜的选择,毕竟,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性很大。事实上,房地产市场积重难返的问题,又岂能靠限购这一剂退烧药解决?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房价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如城市发展不平衡、住房捆绑教育医疗等社会功能、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依赖等。正如专家所言:“得了必须动手术的病,就别妄想靠吃几副退烧药能好!”

  让限购摆脱进退两难的困境,需要我们更多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要求对房地产调控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房地产市场发生的变局,应当是不能再被错过的“机遇窗口”。利用楼市降温之际,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进程,加快财税制度改革步伐,早日建成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效调控机制,限购进退两难的困境自然会成为历史。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新民俱乐部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A33版:新民健康
   第A3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37版:新民教育/育儿
   第A3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3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40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3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五个稳”
凤凰古城三分之一陷内涝
香港各界普遍认同 特首须“爱国爱港”
兰州三岁女童尿湿裤子 遭亲妈殴打致不治死亡
房市积重难返 限购进退两难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2房市积重难返 限购进退两难 2014-07-16 2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