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大同中学青年班主任陆丽萍,从教15年,她屡屡创造奇迹——她带的班级,墙上的奖状总是全校最多的;有孩子刚进高中心理不适应,甚至萌生退学念头,几番和风细雨的开导,女孩如今已经从美国名校毕业,成为职场精英。谈及教育方法,陆丽萍莞尔,“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
班级史记 每个人都是主角
写《班级日记》不稀奇,而陆丽萍带的这群理工科小子,却饶有兴致掐起了古文,写起了《班级史记》。
“姑苏城驿车已至,御者欲速晖呓止。众人未解晖又云,铜人之臂应降之……”《班史·金晖列传》写的是男生金晖在赴苏州参加机器人大赛途中,睡梦里还念叨着“快把机器人的手臂放下来”的轶事;“全班自上而下四十人,无有不相从者,皆就场而高呼,唯愿场上之人得闻同窗之声,得感手足之谊,金兰之馨,而心空胜败,唯余兄弟之赤胆忠心……”《班史·杨支书本纪》,记录了团支书杨璟韬带领全班同学,为班级足球队加油的感人场景。
陆丽萍介绍,《班级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章节,打算明年编辑成册,为孩子准备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赋予每一个名字以新的内涵,让每一个名字都成为传奇”。
陆丽萍坦言,理科班多是尖子生,一些学生觉得只要一门心思搞竞赛、出成绩就好,对班级活动并不太起劲。陆丽萍动起了脑筋,设计了人人参与的“行政架构”——在“班务院”下,设学习、劳动、生活、文体、宣传、纪检等部门,学生们自己“立法”,制订班规;自己选举、任用或罢免班干部;自己掌握“司法权”,违规违纪问题由班务院和纪检部处理……通过竞聘,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岗位,各司其职。每周两次缤纷自主班会课上,从策划筹备到主持,她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在班上有用。
渐渐地,陆丽萍的高二(8)班改变了大家对理科班的传统印象。他们不仅在学科竞赛中得奖频频,他们是校运会广播操一等奖得主,酒精灯草稿纸放一旁,他们穿起西装,戴上墨镜,校艺术节上,舞也跳得有模有样。
寻梦之旅 找到专业方向
上周起,申城高温开始吐舌。接受记者采访时,陆丽萍刚刚带着学生从一天两场的高校游回家。畅游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等沪上知名高校,和校友、教授进行对话,她希望,在高三冲刺前,同学们可以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
从高一梦YUAN、高二梦XIANG、高三梦FEI,陆丽萍带着她的孩子们踏上寻梦之旅。借助专业职业测验量表,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人生梦想;邀请家长、专家、校友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人寻梦的过程;带领学生走进企业预览职业前景;在班级宣传栏开辟“理想中的大学”专栏,定期介绍世界或中国名校,包括该校的基本介绍、重点学科介绍、著名校友等,了解名校的历史,体验名校的校园文化。一方面为以后的选校和选科传递更多信息,组织每名学生参与居委会、三山会馆、浦东图书馆等地志愿服务,提升社会责任感;在班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班级辩论赛、“与校友共话成长”座谈、梦想主题微电影创作。
“学生离开学校时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更重要的应是带着他对未来理想的追求。”陆丽萍说。
细微观察 发现心理难题
放暑假前,女生小Z回到母校看老师,从美国伯克利大学毕业后她被一家外资银行聘用为行长助理,职场前景光明。
曾经,这是一个刚进高中,因为不再有初中“尖子生”感觉,哭着要退学的女孩。为了帮助小Z走出困境,陆丽萍帮小Z调整了座位,安排开朗乐观的同学邻桌。军训,她让小Z当20人的寝室长;校艺术节,她鼓励小Z带着心爱的葫芦丝登上舞台,并由此成立“寻音社”社团,研究民族音乐。渐渐地,这个在初中因忙于学习从未有过班级工作经历的女孩,管理潜力一点点显现,经过竞选,成了班级团支书,带着团支部活跃于社区、街道、敬老院。在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她发现,出租车扬招器功能有待改进,于是开始了研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陆丽萍放弃一个个周末,陪她走街串巷,实地调研。终于,她摘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论文和创造发明大赛一等奖。
陆丽萍坦言,身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天资聪颖的孩子,但是,优秀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原先学校,他们都是尖子生,但这么多尖子生聚在一起,一定有一部分学生要承受心理落差。她说,当孩子们的“心理医生”,没有秘诀,唯有花时间和他们如朋友般相处,帮助他们发现心中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陆丽萍眼中的“好”学生
智力水平、学业水平绝不是决定一个学生高度的唯一指标。一个优秀的学生首先是一个充满责任情怀,具有高远思想境界的人,人生目标明确,人生观相对成熟,敢于担当,意志坚韧,正直善良,既能顾全大局,又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培养自己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既能默默无闻地主动承担最基本的工作,也能在公众场合从容有余地绽放光芒。
其次,要对学习充满热情,对知识孜孜以求,善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能沉潜于知识的海洋中钻研,才力出众,是认识与开发自身潜能的探索者。
总之,我眼中的好学生应该是自信快乐地成长着的、充满无限生命力的、正气、大气、书卷气的新时代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