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外市场发行人民币国债
能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问:英国政府发行人民币国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样的意义与影响?
答:英国政府发行人民币国债是中英两国在货币金融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英国政府支持伦敦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一个措施。2009年7月中国推动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增长迅速,总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推进,巨额的人民币流到海外的金融市场上,成为海外金融市场重要的交易货币。
人民币到海外还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回流到国内的金融体系内,这样人民币跨境交易才能够不断发展,否则流到海外的人民币沉淀在那里,人民币海外的离岸市场就不活跃,也就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目前存在着一定的资本市场管制,资本账户的交易还没有完全开放,这主要是为了抑制金融投机,避免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形成冲击。但是对于有利实体经济活动的金融交易我们还是要开口子,能够让人民币顺利回流。
因此,海外任何主体发行人民币债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海外人民币市场活跃和发展,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交易规模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2
英国率先发行人民币国债
欲支持伦敦金融中心地位
问:英国政府为什么要发行人民币债券,英国为何能成为第一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
答:伦敦是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一直与纽约竞争世界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由于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纽约的国际金融地位逐渐后来居上。上世纪60-70年代后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使得伦敦的国际金融地位重新振兴。但是随着欧元的诞生以及欧洲美元市场重要性下降,伦敦国际金融地位的排名又落后于纽约。现在伦敦金融城看中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试图成为仅次于香港的人民币海外离岸中心。伦敦金融城不仅与中国央行达成了直接交易人民币的协议,英国政府还积极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本币互换的协议,试图以此促进人民币的交易规模。现在英国政府又率先发行人民币债券,目的也是为了活跃伦敦的人民币交易,支持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
另外,英国政府利用其政府主权的信用AAA等级,低成本发行人民币债券筹措人民币资金,其债券发行的利率只有2.7%。而这部分资金筹集后,作为英国外汇储备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分散其外汇储备比重集中于美元和欧元等货币的风险,而且其投资于人民币其他金融资产可以获得的收益将远远高于其筹资的成本。对于英国政府而言,这也是非常有利可图的资金运作。
英国在国际金融上所具有的优势就成为英国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抓手。率先发行人民币债券也有向中国表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意思。
3
国外发行国债无特殊风险
其他国家会陆续跟进发行
问:在国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有何风险?还会有其他国家发行人民币国债吗?
答:在国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并没有特殊的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政府债券的信用通常比较高,因为政府违约不太常见,因此政府债券通常被认为是金边债券,风险比较低。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风险是汇率风险,因为债券发行面值的货币会随着汇率的变动而发生汇率风险。就当前人民币的汇率走势看,国际社会通常的评估是人民币还可能升值,因为尽管中国外贸的出口增长速度在下降,但是中国的外贸顺差仍然存在。
其实海外官方主体发行人民币债券早有先例,比如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就曾经在国内发行过人民币债券,后来2010年亚洲开发银行也在香港发行过人民币债券。今年4月底,德国政府背景的复兴信贷银行在德国政府担保下发行了10亿元人民币债券。只是这些发行机构虽属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主权政府,英国政府此次发行30亿人民币主权债券尚属首次。英国政府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后,会为其他国家政府树立榜样,其他国家政府也会步其后尘。因为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的需求和支持本国企业与中国从事人民币交易的动因,加上现在海外人民币供应不断增加,导致在人民币海外离岸市场上筹措人民币资金的成本比较低。因此,我判断会有不少国家的政府会陆续进入人民币债券发行的行列。
4
看好中国金融资产回报率
发行者投资者均受到吸引
问:和美元与欧元债券相比,人民币债券有何优势和不足?
答:和美元与欧元债券相比,人民币债券其实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要说不同,就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程度尚有一些限制,获得人民币资金后回流到国内金融市场上只能用于与实体经济相联系的交易,还不能直接购买中国内地的股票和某些金融资产。不过,未来这些限制措施将会随着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逐渐取消。因此,当某个发行主体可以用比较低的成本发行人民币债券时,与发行美元债券和欧元债券其实区别不大。
海外人民币资金供应也比较充裕,这就使得人民币债券发行者(借款者)相比于国内的发行者享受到了更低的融资成本,这是对发行者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人民币目前是有升值潜力的货币,持有人民币资产意味着升值潜力高。另外,未来人民币项下的资本账户开放肯定会先行,持有人民币肯定要比持有美元或其他货币更容易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这对于看好中国金融资产回报率的人而言具有重要的吸引力。
5
发行国债与本币互换相比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更有力
问:国外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同国外中央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获取人民币相比有何不同?两者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答: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与26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的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已经超过2.88万亿人民币。这一类的货币互换协议本质上是一种备用信贷协议。原来大多数国家间的货币互换是本币与美元的互换,现在是这些国家货币与人民币互换,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就有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标志着这些国家官方接受了人民币作为紧急情况下干预市场的重要货币,人民币地位大大提高。其次,当一国央行接受人民币作为官方的市场干预手段,就会给本国的企业以明确的信号,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就会更广泛地被接受。最后,货币互换协定给了对方使用人民币资金的额度,就意味着人民币成了这些国家央行的备用储备货币,人民币作为潜在的国际储备的职能就显现了出来。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货币互换协议是备用的信贷,意味着大多数资金是不会被动用的。
显而易见,货币互换与发行人民币债券最大的不同是国外央行(或政府)拥有的人民币资金在前者是潜在的,而在后者是实实在在的。前者不一定会使人民币交易规模扩大,而后者直接导致人民币交易规模扩大。前者不会使外国政府拥有人民币资产,而后者直接导致外国政府拥有人民币资产。前者即使动用了货币互换资金,其拥有的人民币资产不会与人民币负债相匹配,而是与该国货币负债的增加相匹配;而在后者,人民币债券发行后,外国政府既拥有了人民币的资产,同时也会增加一笔相同数额的人民币负债。因此,发行人民币债券对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更加明显。
6
中国居民目前尚无法购买
上海自贸区正在规划放开
问:在英国发行人民币国债,利率和中国国内的是否一致?中国老百姓能否购买?
答:刚刚已经提到,在海外离岸市场上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利率是由海外人民币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它与国内的人民币资金利率不一定一致。
离岸市场的债券发行通常由金融机构承销认购,金融机构认购后再零售给个人投资者的情况比较少见,所以离岸市场的债券交易通常是批发交易。即使离岸市场上的一些金融产品有零售交易,中国老百姓目前也无法购买。中国目前对居民的跨境金融交易和资本账户交易有外汇管制和资本流动限制。国内居民购买海外金融资产尚未开放,不管海外金融资产是以美元定价还是以人民币定价的,都不能自由买卖。目前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规划对个人跨境资本账户交易放松管制,居民个人将被允许开立自由贸易账户,通过这一账户自贸区内的中国居民将被允许购买海外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