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震坤
在墨尔本,到哪里都能喝上一杯的,不是酒,而是咖啡。一早6点赶火车,你不一定能买到可乐、面包,但一定能够喝到咖啡。夜里别的商店都关张了,但一些咖啡店却还开着。真不负澳洲咖啡之都的名头,在墨尔本,咖啡比茶水普及,比可乐易得。进到餐厅,你说要一杯热茶,白开水也行,回答总是没有。侍者只会上一瓶凉水,自己看着用吧。若要一杯咖啡,那一定能够满足你,即使一间开在商场过道的两尺快餐档,服务生也会细询是要摩卡、卡布基诺,还是意式浓缩?逛街或去市场买菜和水果,渴了,想找瓶可乐,往往得先找到超市,再进到最里面的货架去拿。若想喝杯咖啡,那么就简单了,凡是有卖吃食的地方,一般都能take away一杯咖啡。
墨尔本就是个能够充分满足你喝咖啡欲望的城市。在这里,可以喝到咖啡的店星罗棋布,成千上万。有专门的咖啡店,也有带出售咖啡的餐厅和快餐店。但无论在哪家店,一杯容量相同、品种等级差不多的咖啡,价格不相上下,中位价(中杯)一般是4.5澳元,小杯3.5澳元,大杯6.5澳元。在装修豪华的酒店或者咖啡馆坐堂享用,顶多也就大杯的消费。有的店若咖啡产地好,等级高,也就贵上那么一两块澳元,以墨尔本当地收入关照这杯咖啡的价格,真是非常有良心了,在超市里,一小瓶可乐的价格都要3澳元,还算打了点优惠,放置在收银口的陈列柜里,按照这样的比例,上海的咖啡价格应该只有三四元人民币一杯才对。如果还嫌咖啡价格高,那么像seven eleven之类的便利店里设有自助投币机,出售1澳元一杯的廉价咖啡。浸淫在这样环境里,会产生一种咖啡如水的感觉,仿佛喝咖啡就是喝水,想喝水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去买了杯咖啡。
有这样的喝咖啡的土壤,自然而然就培育出了咖啡文化。同事聚会可以去咖啡店,午间休息时间可以去咖啡店,会友可以去咖啡店,大学生课间换教室,也可以去咖啡店小憩,即使没有时间去咖啡店,但凡逮到一点空闲,那么一些移动面包车响着小喇叭,也能给你送来咖啡。
这么大的咖啡市场,当然也是许多人的生计所在。咖啡馆可以装修豪华如维多利亚图书馆的客厅,也可以简陋地摆在菜市场边只有二尺柜台;可以充满创意另类若Brother Baba Budan让无数的椅子堆出咖啡的温暖,也可以平凡如到哪里都有可能相遇的澳洲本土连锁Gloria Jean’s这样的标准化。为了卖好咖啡,各家咖啡店都使出绝活,有请米其林星级糕点师掌烘焙箱的,更多店设有自己的咖啡师,在顾客需要的时候,调制出独特而上乘的咖啡。
每一年澳大利亚的《The Age》时代报都会出咖啡店排名指南,以咖啡杯为星给咖啡店打星,一个杯子为一星,最高是三星。还会推出各种咖啡店十佳,具体包括最佳咖啡店(Best Cafe),最佳咖啡(Best Coffee),最佳新咖啡店(Best New Cafe),最佳咖啡餐厅(Best Food Cafe),最佳小咖啡店(Best Small Cafe),最佳精品烘焙(Best Boutique Roaster),最佳冲泡咖啡吧(Best Brew Bar),本土居住区最佳(Local Hero),年度最佳咖啡师(Best Barista)等。
可以这么说,咖啡就是墨尔本这座城市的气息,活跃而悠闲。咖啡也是墨尔本人的性情,自由而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