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读书时,每到期末也都要写个总结,大多数同学都是挖空心思,才勉强凑了几百个字应付。那时的总结都是印制好的表格,很多同学为了让表格显得饱满点,故意把字写得大大的;也有同学拖到最后,等其他同学都上交到班长那里后,再去东翻西抄,拼凑一篇出来。
翻到周格格同学的总结时,突闻一声惊呼,于是大家呼啦啦围上去——只见周格格同学的那份总结,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蝇头小字,把表格填得满满当当不说,连惊现外面都挤满了字,最后一行还括号——“见反面”。毛估估,怎么也有四五千个字!
不说别的,就冲着这份总结,你说不评个三好学生,怎么也得评个单项积极分子之类的吧,不然你叫班主任情何以堪哪!
工作以后,周同学和另一位张同学一起进了一所高职院校当老师,两个人是同一个教研室。一晃十年了,前段时间开同学会,周同学的名片上是系副主任,而张同学的名片上光秃秃的,还是普通教师一名。
私下和张同学聊天,说起周同学的总结典故,张同学就笑,说她现在还是跟读书时一样,每年的工作总结动辄近万字!只是以前是手写,现在改打字!洋洋洒洒,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她笔下都能添油加醋,变成今年的丰功伟绩。
我们也都笑,说敢情她那副主任跟她以前读书时的积极分子一样,拿总结换的!然后就怂恿张同学,你看又快年终了,要不你也整个万言书出来,起码也争取混个教研室主任啥的当当嘛。
张同学连连摇头,我哪是当什么主任的料啊!你看我的总结,都是每年写完留个底,明年再替换点新东西进去敷衍一下——我总觉得没东西好写啊,一没觉得自己做了多少值得大写特写的大事,做好本职工作那不是分内事嘛,写几篇论文,带学生拿了几个小奖,貌似也没啥值得一吹;二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少的缺点不足可以挖掘批评。所以啊,我的总结永远是平平淡淡的,我也只能做个普普通通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