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的“好女儿”
家住23号楼的邵阿婆,仅靠政府每月补贴450元维持生活,生活难以自理,身边又无人照料。得知这个情况,恽阿姨连续6个月,每天两次送餐上门,还经常端去邵阿婆喜爱的红烧肉,荤素搭配,把老人照顾得妥妥帖帖。邵阿婆感动地说:真是比亲女儿服侍得还要好!
远亲不如近邻,住在恽阿姨隔壁的张阿婆已80多岁,子女都在外地上班,老人独自在家倍感寂寞。恽阿姨便经常上门陪她聊天解闷,还为老人整理房间、理发、剪指甲等。恽阿姨为了帮缠过小脚的张阿婆买到合适尺码的鞋子,走了许多家鞋店,最后还是在浦东买到了。
守望相助的好邻居
恽阿姨不仅在生活上照顾有困难的老人,还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独居老人马德贞阿婆的丈夫戴老先生因体弱多病,长期生活在养老院。马阿婆最大心愿是为老伴做80岁生日,但老伴身体虚弱无力离开敬老院,她抹着眼泪找恽阿姨帮忙想办法。恽阿姨一边宽慰马阿婆,一边多方联系,奔走于敬老院和医院间。通过努力,终于在解放军八五医院为这对老人争取到原本就很紧张的床位,让马阿婆得以在病房中陪伴戴老先生度过80寿辰。感动之余,马阿婆送上了写有“排忧解难为邻居,照顾周到感人心”的锦旗。
邻居中受恽阿姨这样倾心相助的远不止马阿婆一人。郭阿婆老伴去世时,她悲痛万分。恽阿姨天天上门开导老人,伴她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郭阿婆动情地告诉记者:“老伴突然离开时,我感觉整个世界都空了,好在有恽阿姨陪伴,否则我真活不下去了。”
善解矛盾的“老娘舅”
恽阿姨在社区里的威信还在于善于调解邻里纠纷,化解矛盾。有一次,一户居民想把社区花园里的花木移植到自家花坛里,心直口快的保姆及时制止。该居民恼羞成怒出言不逊,保姆受辱将这户居民家的玻璃砸碎,双方互不相让。当保姆准备再次砸玻璃解气时,恽阿姨闻讯赶到,立即制止保姆的不当举动,同时提醒该居民必须向保姆赔礼道歉,一场矛盾得以解决。
恽阿姨解决邻里矛盾讲技巧有方法:双方在气头上时,及时提醒各自冷静;解决矛盾实事求是,是对是错观点明确、分析到位。邻居们告诉记者,邻居间发生矛盾争执得不可开交时,别人去劝往往连门都打不开,恽阿姨去了三言两语就能抓住问题症结,最终让双方心服口服,不少复杂、棘手的矛盾通过恽阿姨得以化解。
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恽阿姨很淡然:“待老人不需要大道理,只需要真心细心。老人开心就好。”恽阿姨的关爱行动仍在进行,她身上仿佛有用不完的热情。她的真诚、热心、明理、务实受到大家的信任。
本报记者 陈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