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长三角/社会·生活
     
本版列表新闻
善举始于一念间!好心人在火车售票点分发免费早餐——~~~
善举始于一念间!好心人在火车售票点分发免费早餐——~~~
善举始于一念间!好心人在火车售票点分发免费早餐——~~~
善举始于一念间!好心人在火车售票点分发免费早餐——~~~
善举始于一念间!好心人在火车售票点分发免费早餐——~~~
善举始于一念间!好心人在火车售票点分发免费早餐——~~~
     
2012年01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举始于一念间!好心人在火车售票点分发免费早餐——
太仓青年“施粥”回乡购票人
  每天送100份早餐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如今买票排队竟然能吃到“免费的早餐”?很多旅客顿时觉得摸不着头脑。

  原来,这些早餐是被这个叫杨红权的普通人预订下来的。从去年12月27日起,他每天向售票点附近的早点摊主高冬勤预订80-100份早餐,每份包括一杯豆浆、一个包子、一个鸡蛋,免费送给寒风中排队购票的人们。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份餐3元的标准,平均每天的花费在300多元,如此送到春节前差不多需要1万元。

  他为什么平白无故地花这个钱?

  第一天早晨准备的50份早点送到旅客手中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要,还有过路人直说他“真是犯傻”!甚至有些人知道后,质疑他做“傻事”的动机是为了出名。

  可实际上,他真的很怕“出名”。“不就给人免费送了点早餐嘛,有啥好说的!”

  杨红权对媒体的采访颇有些“抵触”,请宣传部门做工作,他不愿多说;托单位领导说情,他不肯多谈;听说电视台要来采访自己,他坚决不露面。几经周折,他终于答应与新华社记者在电话里聊聊。

  生活让他懂得感恩

  今年38岁的杨红权,是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技术骨干。一个多星期前的清晨,他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途经代售点。“那个门口排的队伍特别长,好多人在那冻得发抖。”杨红权走上前去攀谈,一些购票者无奈地告诉他:“为了排队买票,连早饭都没吃,又冷又饿,可票的影子都没见到呢。”

  善举往往始于一念之间。排队人轻轻的一句话,却被杨红权听了进去。他没多想,当天下午就给经营早点摊的高冬勤送去了1000元钱,请他帮这些排队购票的人准备早餐。

  “我没啥想法,就觉得吃上点热乎乎的早饭,能让他们的身子暖和起来”。如此朴实的善念善举,和杨红权的生活经历分不开。

  他1974年出生在陕西渭南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从上学读书到大学毕业后辗转多个城市工作,在外打拼的他,得到过不少好心人的帮助。

  “上学的时候家里穷,天天吃米饭,舍不得打菜,一些同学会主动把菜给我吃。”杨红权在电话里回忆起自己当年的经历:“上大学后,老师和同学又帮我介绍一些兼职打工的机会,帮了我的大忙。”现在的杨红权生活安定,他就想着“能尽自己的一点心意,也帮助帮助别人”。

  善举引来“同道人”

  几天来,随着购票者的不断增加,每天的80份包子、140个鸡蛋、140杯豆浆,往往10多分钟就派发一空了。“爱心早餐”,让这些苦苦等候着回家车票的人,体会到些许冬日的温暖。

  杨红权的善举也引来了“同道人”。一些排队的旅客告诉记者,6日1点多钟,有另外两名市民开着汽车,满载着在家煮好的稀饭、鸡蛋和开水,送给他们。“问他们叫啥名,死也不肯说。”

  “我做这些,不图回报,也不图感谢,能伸把手就伸把手。”杨红权对自己的善行,说得那么轻描淡写,却又那么真诚:“冬天再冷,人心还是很暖和的。”杨红权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 刘巍巍周劼人

  1月6日凌晨3时,天黑露重,江苏太仓市上海东路白云票务点门前早已排起了四五十人的长龙,他们中有人穿着军大衣,有人随身带着马扎凳,在寒冷和睡意中等待那一张能带他们回家的火车票。逼人的寒气让这些等待已久的人或跺着脚、或搓着手、或哈着气。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7时光景,忽然来了一个早点摊主和一个陌生人,一边把一份份早餐往他们手里塞,一边说着“放心吃吧,免费赠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苏州河上行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T01版:优选基金特刊
   第T02版:优选基金特刊
   第T03版:优选基金特刊
   第T04版:优选基金特刊
   第T05版:优选基金特刊
   第T06版:优选基金特刊
   第T07版:优选基金特刊
   第T08版:优选基金特刊
太仓青年“施粥”回乡购票人
杭州警宫自驾赴宁捐血
外来务工者新年搬新居
宁波殡葬基本服务费政府埋单
金华一位母亲被骗18万元
广告
新民晚报长三角/社会·生活B02太仓青年“施粥”回乡购票人 2012-01-10 2 2012年01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