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降生给全家带来莫大的幸福和喜悦,为了照顾“孙伙计”,婆婆千里迢迢地从南方小镇来到繁华的大城市。襁褓中的宝宝,衣食住行都需要精心的照顾。婆婆每天忙忙碌碌,不辞辛苦,但她没有半句怨言。
婆婆是江西人,一口地道的“南普话”,即南昌普通话。她的语速快,讲起话来像连珠炮。即使是学语言科班出身的我,也常常是听得一头雾水。老公时常在一旁同声传译,我才能稍稍明白一点点婆婆的方言。江西方言中,吃饭叫做“掐饭”,宝宝叫做“仔仔”,语言上的巨大差异令沟通无法畅通。但是,这些许的小障碍并没有影响婆婆和我之间的脉脉亲情。
俗话说,嘴甜的媳妇有糖吃。在网络上两个网友互相称对方为“粉丝”,叫“互粉”,生活中我和婆婆能够融洽地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互粉”。婆婆心灵手巧,擅长女红,每当她捻针引线时,我都像个痴迷的粉丝,坐在一旁静静地欣赏。婆婆编织技艺非常娴熟,普通的毛衣针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一团团柔软的毛线轻轻巧巧地就变成可爱的“温暖牌”毛衣。我由衷地赞叹:“妈妈手真巧,我要是有您一半的水平就不再是笨媳妇喽!”
婆婆有些腼腆,连连摇头:“哪里,哪里,我手好笨的。”婆婆如此谦虚,她的爱心像一股暖流缓缓流淌进我的心田。
婆婆是编织达人,我也后来者居上,努力钻研缝纫技艺。宝宝六个月大的时候恰逢秋天,瑟瑟的秋风平添寒意,我计划给宝宝量身定制一件小坎肩。在DIY手工网站下载坎肩纸样,然后打好纸样,再小心翼翼地按照纸样裁剪好布样。我使用缝纫机是在怀孕时“恶补”的看家本领,不消一个小时,一件蓝底印花的中式小坎肩就铺陈在眼前。婆婆用手摩挲着小坎肩仿佛在欣赏精美的手工艺品,啧啧称赞“好巧,好巧!”目光中写满真诚。
这样美妙的“互粉”时光几乎每天都在家中芳香上演。一次“互粉”一寸爱。古人说,拥有敦厚的性情和宽广的胸襟接近于仁爱。享受“互粉”的静谧与温馨,生活奉献出的永远都是绵软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