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虹口区旧区改造首创引进人民调解机制,一年成功调处纠纷85件,口头达成协议11件——~~~
虹口区旧区改造首创引进人民调解机制,一年成功调处纠纷85件,口头达成协议11件——~~~
虹口区旧区改造首创引进人民调解机制,一年成功调处纠纷85件,口头达成协议11件——~~~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虹口区旧区改造首创引进人民调解机制,一年成功调处纠纷85件,口头达成协议11件——
“梁惠英调解工作室”的启示
孙云
  “梁惠英人民调解工作室”设在沙虹路虹镇老街口的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办事处。走进这座四层办公楼,人们常错觉自己穿越回到上世纪80年代,更有人说,这一带的居住环境仍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虹镇老街早已被定为虹口区旧区改造重点区域,穿街走巷,随处可感受到居民盼望动迁的热切心情。然而,这里多为私人建造的共有产权房,动迁带来的巨大利益往往催生家庭矛盾,延误动迁和旧改进度。

  2011年1月起,虹口区在全市旧改工作中率先探索引入人民调解机制,既调和许多家庭的矛盾,也促进旧区改造提速,成为社会管理创新之举。62岁的梁惠英,这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成了虹镇老街居民心服口服的“新老娘舅”。记者近日来到梁惠英工作室。

  “新老娘舅”巧断动迁家务事

  66岁的陈芳总说自己前半辈子命苦,“遇到梁老师,苦尽甘来。”

  2001年,从新疆返沪的陈芳一家三口落户虹镇老街的弟弟家。弟弟与侄女陈雅梅有矛盾,陈雅梅长年在外。弟弟患癌症至病逝期间,都是陈芳替侄女尽孝,陈雅梅从未现身。

  2011年,陈芳却突然发现,陈雅梅听说动迁消息后悄悄回来,与动迁公司签协议,将100余万元补偿和补贴全部领走。陈芳一想到无情无义的侄女就气得血压飙高,又气又急,四处上访,光给市领导的挂号信就寄出十几封。直到儿子在网上看到梁惠英工作室进驻动迁基地的新闻,这才找到方向。

  5月的一天,陈芳找到梁惠英,梁听完后,立即给陈雅梅打电话。陈雅梅恶语相向:“我家的事要你管!”梁惠英也不客气:“你不解决,我就一直盯着。”话音未落,电话被挂断了……第二次、第三次,情况相同。直到第四次,梁惠英才说服陈雅梅多听几句:“你知道父亲的骨灰在哪里吗?你爸爸生前身后,都是姑妈代你尽孝的。你爸爸写过遗书,要把户主改成你姑妈,抚恤金也留给她,你姑妈却原封不动。你摸着良心说,做得对不对?”

  梁惠英用耐心和真心,终于说动陈雅梅接受调解。2011年6月26日下午,4小时的苦口婆心,陈雅梅夫妻俩松口了,但又提出没钱补偿。梁惠英追上一句“你们是成年人了,要有担当!”终于敲定补偿方案,陈雅梅退出购房后的28万元余款,让陈芳再买一套安置房。

  下午5时,梁惠英送走双方,回到桌前,马上起草购房申请,忙到8时许才下班。之后,又不断催促经办人落实。春节前,陈芳签完协议还没拿到钥匙,就兴冲冲找到地址,绕着屋子转了五六圈,踮起脚尖隔窗张望。她由衷地说:“如果不是有梁老师,这么好的房子想也不敢想。”

  培育社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虹镇老街的动迁工作难度大,关键就是因为这里几乎都是共有产权房,动迁公司能把分给每家每户的“大蛋糕”切好,家庭成员却往往切不好每人一块的“小蛋糕”。

  虹口区司法局长王北翼指出,动迁公司不能代居民制定家庭内部分配方案,也不能等待法院宣判后才分房,而且,法院也只能在事后通过判决解决矛盾,这其中便形成真空,使得动迁大局往往被个别人的家庭矛盾拖累,不利于居民尽早安居乐业。

  如今,虹镇老街动迁基地探索将人民调解这个独立第三方引入,与动迁征收部门紧密合作。一年多来,梁惠英工作室接待1021人次来访咨询,调处由动迁引发的家庭内部纠纷136件,其中85件成功,另有11件达成口头协议。

  虹口区司法局设想,今后进一步探索人民调解与司法裁决部门互动,尝试将一部分司法机关认为无需强制执行的案件转介人民调解,成为化解动迁中家庭矛盾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还要培养更多“小梁惠英”,把工作室培育成完善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本报记者  孙云

  (文中调解对象为化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招行专版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27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28版:人才/招生培训
“梁惠英调解工作室”的启示
高举责任火把
“学习茶座”畅谈文化建设之魂
新民晚报要闻A03“梁惠英调解工作室”的启示 2012-04-11 2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