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创意、智慧取胜
委员们指出,上海文化发展繁荣要以创意、智慧取胜,创造出满足当今社会各群体的文化产品。“我最近和关栋天等几位艺术家合作排演了一出三部曲的话剧《尴尬》,是讲中年人的情感生活的,创作手法和题材都比较有新意和特点。”王丽萍委员说,我们不缺优秀艺术人才,只要有好的创意好的作品,自然会吸引人才纷至沓来。“我们这个创作团队中的成员没有一个是上海人,而且是跨界合作,却能用作品发出海派文化的声音,这就是策划和智慧的力量。”她还建议举办文化沙龙,邀请各界文化人参与讨论,开展观点碰撞。
方荣委员说,上海的电影电视艺术创作出现低谷,人才外流,品牌效应减弱。他建议在上海办好一批影视节、建立文化的专项基金,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在未来的迪斯尼乐园附近,建立一个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影视文化产业衍生产品,让上海重现“东方好莱坞”胜景。
兼收并蓄、雅俗共赏
殷啸虎委员认为,海派文化的精髓在于兼收并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具备宽容的心态和包容的精神,这也是一直以来引领海派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殷啸虎以“周立波出走浙江”的消息谈起,“我们可以不承认周立波是海派文化的代表,但不能无视海派清口的社会影响力。”他认为,上海发展文化事业,需要宽容的心态和包容的精神,以及重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包括处理好“洋”与“土”、“雅”与“俗”、“大”与“小”、“内”与“外”的关系。
参加“学习茶座”的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在交流时指出,要坚持发挥文化化人育人功能,通过一切文化产品和样式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精神支撑。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秘书长陈海刚出席。市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宋超主持“学习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