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叶名琛一直没闲着。可以说,自从1856年10月23日广州第一次开战之后,直到广州第二次开战之前,叶名琛就不间断地给咸丰皇帝上奏折,每个奏折都是捷报,计有五份大捷报。由于上的捷报太多,咸丰皇上都麻木了。
除了不时地给咸丰打兴奋剂,叶名琛还有个业务:在香港等处派地下党。可这些地下党,不知是骗叶名琛钱花呢,还是双料间谍,甚或被敌方发现把他们当作蒋干用了,反正送来的情报都是假的:一是英国女王“国书”已经送到香港,要和平,不要打仗。二是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打得大败,赔俄国军费很多,它要求入城,就是为了在广州城内收税好弥补这笔赔款。三是英国因镇压印度起义,国库空了,军饷都发不出来了,英人穷极无聊,极盼与中国通商呢。四是英人在印度打了大败仗,亡一大帅,有人说这大帅是英国的驸马。五是额尔金在镇压印度起义时被打得大败,陆路奔逃,被士兵追击到海边,适遇法国军舰经过,连开数炮,吓退了乱兵,额尔金幸免于难。六是法国国王在葛罗临行时指示,中英交战,法国不会帮助英国……
这些情报让人啼笑皆非,我们甚至可以从中发现这个叶名琛没脑子,跟外国人打这么长时间交道,愣是不懂这些对手国的规矩,比如英国女王哪里会直接给额尔金发指示?英国的将帅如何能像中国那样由什么驸马担任?总之,叶名琛就在这么一种糊里糊涂自欺欺人的状态下跟四强干上了。
1857年12月12日,额尔金、葛罗分别照会叶名琛,重点强调广州当局对外国人一再侮辱并拒绝忠实执行条约规定,以至于把中国与条约国家的和平关系经常置于危险之中。最后提出了三项要求:第一、准许进入广州城;第二、赔偿“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一切损失,因为中国开始的这场争战是以违反人道的方式进行的;第三、修约。该照会限叶名琛十天内允诺前两项,否则将进攻广州。不用说,这照会是国际惯例上的最后通牒。
问题是叶名琛不懂这个,他就听说英船前来送照会时船头上悬挂白旗来着:卖瓜的,白旗不是投降的标志吗?1841年,咱广州投降,就是学他们,挂块白布来着,现在他们也挂白布了。呵,英法这么长时间没动静,原来是挺不过我了,前来求和了。既然求和,那咱更得拽了。12月14日,叶名琛的回复那是一系列响当当的“不”!当然除了“不”之外,还给英法公使回了一堆“知心话”。
12月22日,最后通牒的期限到了,英法照会:事务已转移给军方。同时,英法军方发来照会,令广州清军两天内退出90里。叶名琛回复:不!两天的期限到了,英法仍没有动静,叶名琛更加坚信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主见:英法没招了,从来都是大言吓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