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晚跟随上海市气象局的雷达追风车,来到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滴水湖畔,捕捉台风踪迹。追风车采集各类气象数据和图像,实时回传到后方,为气象预报、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它犹如一只“千里眼”,彻夜不眠,始终目光炯炯注视远方,直到台风对上海的影响完全消失。陪伴雷达一起熬通宵的,少不了默默无闻的气象工作者。
昨晚9时,记者驱车从市区出发,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9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时,雨止风歇,一轮圆月从云层中探出脑袋,为夏夜平添几分恬静。
停靠在滴水湖边的追风车,学名“移动天气雷达车”,硕大的圆形雷达在车顶缓缓旋转。“这是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既能360度横扫,也可针对你感兴趣的扇区作局部扫描。”上海市气象信息和技术支持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郑杰介绍,雷达最远能“看”到200公里远,精度最高可达31米。“这里位于上海最东南端,可以直接观测台风外围云系对上海的影响。”
郑杰说,“达维”已经在苏北登陆,渐行渐远,对上海影响更大的是“体态臃肿”的“苏拉”。“它的外围云系比较复杂,乌云一阵一阵往这儿飘……”他话音未落,风云突变,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但只持续了一两分钟,便偃旗息鼓。郑杰拿出测风仪,指数在二级和三级之间波动。
类似的情况,从昨天上午7时30分追风车就位起,已重复多次。“这符合台风外围云系的典型特点,旋转过程中,飘过来一片云,就可能短时下大雨,很快又会放晴。”郑杰回忆,与去年同期的台风“梅花”相比,“苏拉”带来的风雨,都要小得多。“不管怎样,只要台风可能对上海有一点潜在威胁,我们就不能放松警惕。”本报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