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姐称,11月6日晚上10时30分左右,她在轨交站内往“泰正”饮料售卖机里投入10元纸币,想买一罐售价5元的咖啡。不料,取物口里饮料没出来,却掉下一块“谢谢”的塑料牌子。正当张小姐错愕之际,退币口又掉下3.5元。这下,张小姐彻底蒙了:“如果饮料没有货,那么应退还10元;如果有货,那么应找5元。现在饮料没有,却莫名其妙出来3.5元,这是怎么回事?”张小姐立即拨打自动售货机上的手机号码,拨了多次无人接听。
记者与管理轨交站饮料自动售卖机的工作人员联系。对方解释,吞了钱不吐饮料是机器故障;至于为何服务手机拨不通,那是手机“没电了”。他表示,这部服务手机是由两个人轮流接听,所以有时会出现“空档”;此外,他们每个人都要负责好几个轨交站的“泰正”饮料自动售卖机,难免有疏忽。对于给张小姐带来的不便,他们深表歉意。
关于轨交站饮料自动售卖机“吞钱不吐货”,本报屡屡接到相关投诉。而为了赶车,乘客们大多不会计较被吞的几元钱,也没时间打电话等人来解决,只好自认倒霉。
记者拨打上海地铁服务监督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轨交站里的饮料自动售卖机,是厂家与轨交公司联系后,再安排放进轨交站的。轨交部门负有监管责任,顾客碰到异常情况时可及时与厂家或轨交部门联系,轨交部门将对涉及到的机器进行检查。
本报记者 屠仕超 王勤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