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最靠得住,远郊也能准时到达,但开销不算低;出租车也快,但价钱贵,雨雪天叫车难;公交车四通八达、价格适中,但堵车时很无奈。
开小车骑摩托车,感觉很爽,但成本高;唯有骑车和步行,成本最低,也最舒心。
可是在上海,骑车步行都很难。为什么?它们是弱者,掌握不了多少路权。现在路上,最强势的是汽车。机动车道永远是最开阔、最平坦。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则对不起,有余地给你铺一条;没有的话,叫你“人车混行”,统统“上街沿”。
举几个骑车进城的例子:走完沪青平公路到达虹桥机场延安路,这里自行车道就没有了,骑车的要么冒险跟汽车抢道,要么“上街沿”跟行人抢道;还有中环路东侧的虹许路,也没有骑车人一席之地;至于市中心“快速干道”侵吞非机动车道,则早为人诟病。
汽车道越宽,人行道却越狭。陕西路的人行道,有的地方仅容一两人通过;金沙江路(泸定路与中江路之间)人行道被店家占满,自行车道则被汽车停满,行人到此,唯有长叹。
其实人行道自行车道建好了,不仅有益交通,连PM2.5也会下降,何乐不为。
特约撰稿 彭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