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运动会上,不同月龄的宝宝可以参加适合自己的趣味游戏比赛。其实,这些项目家长平时在家里也可以让宝宝动一动:
■ 0-12个月 爬爬赛
有些宝宝不会爬,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小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这时可以找一个会爬的小朋友来玩,两个宝宝在一起,鼓励他们爬。当宝宝看到另外的小伙伴爬行时,他也就会模仿,很快学会爬。
■ 13-24个月 拯救小动物比赛
玩具动物散落一地,家长和孩子一起把“落难”的小动物拥入怀中,看谁救得多。
■ 24个月 穿越火线
结合爬、走、跳等宝宝掌握的多项技术,在客厅设置相应安全的障碍,比如用书本在地上围个圈,让宝宝跳进跳出,鼓励他独立完成。
记者发现,一些害羞的宝宝在现场并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兴奋。“宝宝,你去呀!”家长不停地轻声催促孩子,可孩子却紧紧地抓住大人的手,躲在身后观望。一位爸爸满怀信心地抱着儿子上台表演,但话筒放在孩子嘴边几次,他就是不愿开口唱歌。爸爸和台下的妈妈急得满头大汗,小宝宝却淡定地四处张望。对于这些慢热型宝宝的现场表现,加拿大YMCA幼儿园资深教育顾问李梦延老师提醒父母:不要逼着孩子马上参与。
孩子对新奇事物的反应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不喜欢——不排斥——接受——喜欢。家长应当了解每个孩子对社交活动的接受程度不同,越强迫孩子马上“喜欢”可能越适得其反。不妨慢下脚步,观察孩子的反应,掌握他的节奏,一点一点地引导孩子主动参与。
专家还特别指出,有些宝宝有社交困难,可能缘于他在8-18个月的陌生人焦虑期里,家长没有很好地帮助他度过。在这一阶段,尤其要为宝宝合理安排作息:室内+室外,个人+集体活动都要有。
集体活动的安排,李梦延提供家长可参考的一些途径:
1.参加早教中心的课程,考虑家庭经济情况挑选早教中心,主要目的是为孩子营造集体活动的环境。
2.在小区里找些年纪相仿的小朋友,经常在一起游戏,可以去一个小朋友的家里,也可以在小区的儿童游乐区玩。
3.随机参加一些社会组织的活动,比如公益性的亲子嘉年华等等。
“其实,宝宝在1岁以后就会开始有社交的需求。”拥有十余年国内外学前教育及早教教学经验的李梦延希望家长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比如父母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主动与人交流,宝宝也会看样学样,不再害怕陌生人。“如果父母都没有勇气站上舞台表演,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宝宝也这样做?”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