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懿小朋友的妈妈有一次在纸上写了个算式,问13大于、等于还是小于31,结果,孩子回答“等于”。把13与31等同,这绝不是粗心可以解释的。小懿的跑步和体操特别棒,但读写有障碍。让孩子抄一段课文,抄着抄着就会漏掉一行。他们经常要把偏旁写颠倒,比如,把“陪”字写成“部”字,有时还会把一个字的笔画只写一半。在现场,还有一位外公说起自家的孩子也是一脸无奈。同样问题的小家伙,不是被医生或老师看成多动症就是智商有问题。
对此,心理专家张佳楠说,对于学习困难的诊断,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统一标准,而在欧美国家都有读写能力筛查测试的量表,通过这个量表就能够很轻松地去判断出孩子是不是真有问题。庆幸的是,目前国内已经开始研制一个基于简化字的筛查量表。
市西小学校长蔡骏说,对于阅读障碍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要认识到,这首先不是一种病,实际上就是每个孩子有所不同罢了。比如,一个人五音不全,但人家肯定不会认为这是有病的。其次,我们应当给这些孩子一些很具体的帮助,而这种帮助是必须建筑在充分了解孩子特点的基础上。比如,一个孩子的视觉认读有困难,但他的听觉方面或许很强,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通过听觉补偿的方式,对他的听觉以及思维进行不间断地训练,让他们在音乐、绘画或其他方面展示出特长。本报记者 王蔚
(4月20日13时上视新闻综合频道《超级家长会》将播出此次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