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哄抢
被称为“体坛周杰伦”的林丹有着天生明星相。北京奥运会夺冠前,他就已经是内地多个著名品牌的形象代言人,2007年前狂赚千万;奥运会夺冠后广告代言价再次飙升至过亿元,可谓运动界的“吸金能手”,加上自身有表演欲,在娱乐圈中人脉也很广,天后王菲、赵薇等都是其“歌友”,演过广告,当过娱乐节目嘉宾,林丹已然具备了跨行业的捷径。而曾为他拍摄过广告的导演傅华阳更坦言,林丹能成为“李小龙第二”,成为动作巨星。“运动员的肌肉能力确实比有经验的演员强很多。林丹可以成为中国的杰森·斯坦森,他是英国的体育明星,后来成为好莱坞最厉害的动作明星。我觉得林丹要转型为动作明星的几率非常大。”
据悉,林丹访港时吸引了香港多家娱乐公司注意,愿出天价招揽他,其中不乏英皇、寰宇等知名公司。
超孙杨
超高的人气决定了林丹的商业价值和身价。根据近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2012中国奥运金牌价值报告》,在所有奥运冠军的代言费用上,林丹、孙杨遥遥领先。根据报告,单个企业对奥运明星代言人的心理预期价位,林丹约为600万元,孙杨为300万—500万元,冯喆、陈定、雷声、张继科等人为200万—300万,易思玲、叶诗文、何姿等人为150万—200万元,邹凯、张雁全等为50万—150万元。
“超级丹”全年只打了9场国际比赛,全部取胜,不过他选择性参赛,也引发了羽联个别人的误解——认为其未兑现推广羽毛球的承诺。除了国际赛事,林丹还打了全运会和羽超,依然是见谁灭谁。对于林丹重返赛场的缘由,普遍意见是为保证自身价值。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直言不讳地认为,相比之下,林丹更需要球队,“林丹需要这个平台,一旦离开了羽毛球,他的社会价值就会下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本报记者 厉苒苒